“水月光中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水月光中見”全詩
寄情高遠。
不與凡塵染。
玉立峰前,閑把經珠轉。
秋風便。
霧收云卷。
水月光中見。
分類: 點絳唇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點絳唇(世傳《水月觀音詞》,徐師川惡其鄙俗,戲作一首似之)》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世傳《水月觀音詞》,徐師川惡其鄙俗,戲作一首似之)》是宋代詩人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冰雪肌膚,靚妝喜作梅花面。
寄情高遠,不與凡塵染。
玉立峰前,閑把經珠轉。
秋風便,霧收云卷。
水月光中見。
詩意:
這首詩詞以形容女子的美麗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高雅、純潔和超凡之美的向往。詩人通過冰雪肌膚和靚妝梅花般的面容來描繪女子的美麗。女子心性高遠,不受塵世的污染,與平凡世俗格格不入。她猶如一座峰前的玉立之人,悠閑地轉動著手中的經珠。秋風一吹,霧氣散去,云卷而去,她的美麗在水月光中得以顯現。
賞析:
《點絳唇》是向子諲戲仿徐師川的《水月觀音詞》而創作的一首詩詞。徐師川對《水月觀音詞》持有鄙視的態度,認為它過于庸俗,因此向子諲寫這首詩詞是在嘲諷和戲仿徐師川的作品。
詩詞以描繪女子的美麗為主題,運用了冰雪肌膚、梅花面等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女子的美貌。作者通過對女子的描寫,表達了對高雅、純潔和超凡之美的向往,強調女子的高尚品質與超凡境界。
詩詞中的玉立峰前和閑把經珠轉等意象,通過山水和佛教元素的運用,增添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氣息。秋風吹散了霧氣,表達了美麗的顯現和真實的呈現。水月光中的美麗,象征著純凈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首詩詞以嘲諷和戲仿的手法寫出了對徐師川作品的不屑和鄙視,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高雅、純潔之美的追求和向往。在形式上,詩詞運用了獨特的描寫手法和意象,使詩詞充滿了生動的畫面感和藝術的魅力。
“水月光中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shì chuán shuǐ yuè guān yīn cí, xú shī chuān è qí bǐ sú, xì zuò yī shǒu shì zhī
點絳唇(世傳《水月觀音詞》,徐師川惡其鄙俗,戲作一首似之)
bīng xuě jī fū, jìng zhuāng xǐ zuò méi huā miàn.
冰雪肌膚,靚妝喜作梅花面。
jì qíng gāo yuǎn.
寄情高遠。
bù yǔ fán chén rǎn.
不與凡塵染。
yù lì fēng qián, xián bǎ jīng zhū zhuǎn.
玉立峰前,閑把經珠轉。
qiū fēng biàn.
秋風便。
wù shōu yún juǎn.
霧收云卷。
shuǐ yuè guāng zhōng jiàn.
水月光中見。
“水月光中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