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萬事如風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間萬事如風過”全詩
忘緣兀坐。
皮袋非真我。
隨色摩尼,朱碧如何和。
還知么。
從來只個。
千古撲不破。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點絳唇(復自和)》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絳唇(復自和)》是宋代向子諲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掛一裘,世間萬事如風過。
忘緣兀坐。皮袋非真我。
隨色摩尼,朱碧如何和。
還知么。從來只個。
千古撲不破。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物質世界的淡漠態度。作者借用了一系列形象的比喻來描述自己的心境和對世事的看法,表達了對名利和物質欲望的超然態度。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詩的開頭兩句“不掛一裘,世間萬事如風過”,表達了作者超脫于塵世之外的心境,不被物質財富所牽絆。接著,“忘緣兀坐。皮袋非真我。”這兩句通過“忘緣”和“皮袋非真我”的形象描寫,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的種種羈絆和身份的淡漠態度。
下一句“隨色摩尼,朱碧如何和。”則以寶石的顏色來表達世俗的榮華富貴,暗示了物質財富的虛幻和無常。最后兩句“還知么。從來只個。千古撲不破。”以反問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于超越塵世的境界的堅定信念,認為這種境界是永恒不變的,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無法摧毀。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物質世界的超然態度和對超越塵世的追求。通過形象生動的比喻和反問,詩詞傳遞了一種超脫塵世的人生觀和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展示了作者獨立自主的思想精神和對內心自由境界的追求。
“世間萬事如風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jiàng chún fù zì hé
點絳唇(復自和)
bù guà yī qiú, shì jiān wàn shì rú fēng guò.
不掛一裘,世間萬事如風過。
wàng yuán wù zuò.
忘緣兀坐。
pí dài fēi zhēn wǒ.
皮袋非真我。
suí sè mó ní, zhū bì rú hé hé.
隨色摩尼,朱碧如何和。
hái zhī me.
還知么。
cóng lái zhǐ gè.
從來只個。
qiān gǔ pū bù pò.
千古撲不破。
“世間萬事如風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