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徑斜穿來又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小徑斜穿來又去”全詩
喚取云來,共我山頭住。
分得一江風共雨。
滿院芙蓉,更聽紅妝舞。
趁霜晴,閑獨步。
那里煙村,有個梅花樹。
小徑斜穿來又去。
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作者簡介(周紫芝)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學家。字少隱,號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紹興進士。高宗紹興十五年,為禮、兵部架閣文字。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為右迪功郎敕令所刪定官。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右司員外郎。紹興二十一年(1151)出知興國軍(治今湖北陽新),后退隱廬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儀、呂好問呂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檜等,曾向秦檜父子獻諛詩。約卒于紹興末年。著有《太倉稊米集》、《竹坡詩話》、《竹坡詞》。有子周疇。
《蘇幕遮》周紫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幕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周紫芝。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水邊兒,山盡頭。
呼喚云彩,與我同住山頂。
分享江風和雨。
花園里盛開的芙蓉,還能聽到紅妝舞蹈聲。
趁著霜后晴天,我獨自漫步。
在那煙霧繚繞的村莊,有一棵梅花樹。
小徑斜斜地穿梭來去。
在醉酒之后才知道,有著何等青云之路。
詩意:
《蘇幕遮》描述了一個山水之間的清幽景致,以及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置身于山水之間,呼喚云彩與自然共同居住在山頂之上,感受著江風和雨水的洗禮。詩中花園盛開的芙蓉和紅妝舞蹈的聲音,營造出寧靜而美麗的氛圍。在晴朗的霜后天空下,詩人獨自漫步,穿越村莊,發現了一棵梅花樹。最后,醉酒之后的詩人才意識到,這條小徑所通向的地方,竟是通往遼闊天空的青云之路。
賞析:
《蘇幕遮》以婉約的筆調展現了宋代詩詞的特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的向往。詩中山水與人情交織,形成了一幅寧靜而優美的畫面。詩人通過描寫水邊、山盡處等元素,營造出一種淡雅的意境,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美麗。詩中的芙蓉和紅妝舞蹈,以及最后的梅花樹和青云之路,增添了詩詞的浪漫和寓意。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表達了對自由、追求和向往的情感,展現了宋代婉約派詩詞的特色和魅力。
“小徑斜穿來又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mù zhē
蘇幕遮
shuǐ bàng biān, shān jǐn chù.
水傍邊,山盡處。
huàn qǔ yún lái, gòng wǒ shān tóu zhù.
喚取云來,共我山頭住。
fēn de yī jiāng fēng gòng yǔ.
分得一江風共雨。
mǎn yuàn fú róng, gèng tīng hóng zhuāng wǔ.
滿院芙蓉,更聽紅妝舞。
chèn shuāng qíng, xián dú bù.
趁霜晴,閑獨步。
nà lǐ yān cūn, yǒu gè méi huā shù.
那里煙村,有個梅花樹。
xiǎo jìng xié chuān lái yòu qù.
小徑斜穿來又去。
zuì hòu zhī tā, yǒu shèn qīng yún lù.
醉后知他,有甚青云路。
“小徑斜穿來又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