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梅相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梅相見”全詩
莫怪時光較晚。
曉來玉露浥芳叢,瑩秀色、無塵到眼。
支筇駐屐,徘徊籬畔。
弄酌金杯自泛。
須添羅幕護風霜,要留與、疏梅相見。
分類: 鵲橋仙
作者簡介(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陽人。歷兵部郎中、臨安府通判、秘書郎、都官員外郎、兩浙東路提點刑獄,致仕,居嘉禾。紹興二十九年(1159)卒。有詞三卷,名《樵歌》。朱敦儒獲得“詞俊”之名,與“詩俊”陳與義等并稱為“洛中八俊” (樓鑰《跋朱巖壑鶴賦及送閭丘使君詩》)
《鵲橋仙(十月黃菊)》朱敦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鵲橋仙(十月黃菊)》是宋代朱敦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年冬后,黃花初綻。
莫怪時光較晚。
曉來玉露浥芳叢,
瑩秀色、無塵到眼。
支筇駐屐,徘徊籬畔。
弄酌金杯自泛。
須添羅幕護風霜,
要留與、疏梅相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冬末春初的景象,以黃菊為主題,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期待和追求。詩中通過描寫黃花初開、玉露浸潤芳叢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的來臨和自然界的美麗。詩人通過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并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賞析:
這首詩以冬后初春的景象為背景,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展示了黃菊初綻的美麗景象。詩人以黃菊為象征,通過花朵的綻放,寄托了對美好時光的期待。詩中的玉露浥芳叢形容了清晨的潮濕,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同時也強調了花朵的嬌美和純凈無塵的狀態。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通過描寫主人公支筇(zhī zhōng)駐屐(zhù jī)徘徊在籬畔的情景,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追求和期待。籬畔是一種自然環境,與主人公的心境相呼應,傳遞出寧靜、舒適的氛圍。金杯的出現則增添了一絲歡愉和喜悅的氣息,讓人感受到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和享受。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希望能夠保持一份寧靜與恬適,與疏梅相見,意味著詩人期待與美好時光相遇,與自然和諧共處。
整首詩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向往和追求,同時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首詩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又通過自然的意象寄托了人的情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體現了宋代詩人朱敦儒的獨特才華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疏梅相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è qiáo xiān shí yuè huáng jú
鵲橋仙(十月黃菊)
jīn nián dōng hòu, huáng huā chū zhàn.
今年冬后,黃花初綻。
mò guài shí guāng jiào wǎn.
莫怪時光較晚。
xiǎo lái yù lù yì fāng cóng, yíng xiù sè wú chén dào yǎn.
曉來玉露浥芳叢,瑩秀色、無塵到眼。
zhī qióng zhù jī, pái huái lí pàn.
支筇駐屐,徘徊籬畔。
nòng zhuó jīn bēi zì fàn.
弄酌金杯自泛。
xū tiān luó mù hù fēng shuāng, yào liú yǔ shū méi xiāng jiàn.
須添羅幕護風霜,要留與、疏梅相見。
“疏梅相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