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梅風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梅風韻”全詩
粉香融臉胭脂潤。
袖痕猶帶玉虬煙,六朝窄樣裁宮錦。
眉黛分愁,眼波傳信。
酒闌畫燭交紅影。
有期無定卻瞋人,索強我早諳伊性。
分類: 踏莎行
作者簡介(劉一止)
劉一止(1078~1160)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進士,累官中書舍人、給事中,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為文敏捷,博學多才,其詩為呂本中、陳與義所嘆賞。有《苕溪集》。
《踏莎行》劉一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劉一止。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淡月精神,疏梅風韻。
粉香融臉胭脂潤。
袖痕猶帶玉虬煙,
六朝窄樣裁宮錦。
眉黛分愁,眼波傳信。
酒闌畫燭交紅影。
有期無定卻瞋人,
索強我早諳伊性。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淡雅的月光和婉約的梅花風情。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女子臉上薄淡的妝容以及她身上散發出的淡淡香氣。她的衣袖上還殘留著薄薄的玉色煙痕,仿佛是來自宮廷的錦繡衣裳。她的眉宇間流露出憂愁之情,眼波中傳遞著柔情脈脈的信號。在酒宴上,畫燭和紅影交織在一起,增添了熱烈的氛圍。詩人與女子之間存在著某種特殊的關系,盡管他們沒有確定的約會時間,但女子的冷漠卻讓他感到憤怒,他已經很熟悉她的性格了。
賞析:
《踏莎行》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宋代女子的美麗和婉約之態。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節描寫,使詩詞充滿了濃郁的情感和藝術氛圍。月光、梅花、胭脂、玉虬煙等形象的運用,展示了女子的嫵媚和柔美。詩中所描繪的女子既是美麗動人的,又流露出一種憂愁之情,給人以深深的感觸。整首詩以柔情脈脈的筆調貫穿,表達了詩人對這位女子的思念和憐惜之情。詩人對女子的了解和與她的互動,使詩歌中透露出一種微妙的情感糾葛,增強了作品的吸引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詩人成功地創造了一幅細致入微的美麗畫面,使人們對宋代女子的風姿和情感產生共鳴。
“疏梅風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dàn yuè jīng shén, shū méi fēng yùn.
淡月精神,疏梅風韻。
fěn xiāng róng liǎn yān zhī rùn.
粉香融臉胭脂潤。
xiù hén yóu dài yù qiú yān, liù cháo zhǎi yàng cái gōng jǐn.
袖痕猶帶玉虬煙,六朝窄樣裁宮錦。
méi dài fēn chóu, yǎn bō chuán xìn.
眉黛分愁,眼波傳信。
jiǔ lán huà zhú jiāo hóng yǐng.
酒闌畫燭交紅影。
yǒu qī wú dìng què chēn rén, suǒ qiáng wǒ zǎo ān yī xìng.
有期無定卻瞋人,索強我早諳伊性。
“疏梅風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十三問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