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把茱萸再三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把茱萸再三囑”全詩
池光靜橫秋影,岸柳如新沐。
聞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輕鑣相逐。
沖泥策馬,來折東籬半開菊。
華堂花艷對列,一一驚郎目。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
惆悵周郎已老,莫唱當時曲。
幽歡難卜。
明年誰健,更把茱萸再三囑。
分類: 六么令
作者簡介(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六么令(仙呂重九)》周邦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么令(仙呂重九)》是一首宋代的詩,作者是周邦彥。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快風收雨,亭館清殘燠。
池光靜橫秋影,岸柳如新沐。
聞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輕鑣相逐。沖泥策馬,來折東籬半開菊。
華堂花艷對列,一一驚郎目。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
惆悵周郎已老,莫唱當時曲。
幽歡難卜。明年誰健,更把茱萸再三囑。
中文譯文:
快風停止了雨,亭館里清除殘余的爐火。
池水光線靜靜地橫在秋天的影子上,岸上的柳樹像是洗過頭發似的新鮮。
聽說宜城的酒很美,昨天新釀的酒已經熟了。
輕輕地撥動馬韁繩,沖過泥濘,急馳而來,折斷了東邊籬笆上半開的菊花。
華堂里的花朵色彩艷麗,排列得整整齊齊,一個個都讓人驚嘆。
歌聲和琴音巧妙地交織在泉水的聲音中,夾雜其中的還有瑟瑟琮琤的玉器聲。
感到憂愁,周郎已經年老,不再唱當年的曲調。
幽靜的歡樂難以預測。明年誰會健在,再次把茱萸花三番囑咐。
詩意和賞析:
《六么令(仙呂重九)》是一首描繪秋日景色和人情況思的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的感慨。
詩的前四句描繪了秋日的景物,快風停止了雨,亭館里的爐火已經熄滅,池塘寧靜,柳樹也變得嫩綠新鮮,展現了秋天的宜人景色。
接下來的幾句提到了宜城的美酒和新釀的酒,以及主人公沖泥策馬,折斷半開的菊花。這些描寫表現了主人公游玩時的輕松愉快,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變遷。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華堂中的花朵和音樂聲。華堂中的花朵艷麗奪目,歌聲和琴音巧妙地交織在泉水聲中,展現了音樂和藝術的美好。
最后兩句表達了主人公的憂愁和感慨,周郎已經老去,不再唱當年的曲調,暗示了時光流轉,歲月不饒人。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為主線,通過景物描寫和主人公的感慨,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詩的語言簡練流暢,意境清新,給人以淡淡的憂愁之感。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物活動的描述,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優美,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趣和審美追求。
“更把茱萸再三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me lìng xiān lǚ chóng jiǔ
六么令(仙呂重九)
kuài fēng shōu yǔ, tíng guǎn qīng cán yù.
快風收雨,亭館清殘燠。
chí guāng jìng héng qiū yǐng, àn liǔ rú xīn mù.
池光靜橫秋影,岸柳如新沐。
wén dào yí chéng jiǔ měi, zuó rì xīn pēi shú.
聞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qīng biāo xiāng zhú.
輕鑣相逐。
chōng ní cè mǎ, lái zhé dōng lí bàn kāi jú.
沖泥策馬,來折東籬半開菊。
huá táng huā yàn duì liè, yī yī jīng láng mù.
華堂花艷對列,一一驚郎目。
gē yùn qiǎo gòng quán shēng, jiàn zá cóng chēng yù.
歌韻巧共泉聲,間雜琮琤玉。
chóu chàng zhōu láng yǐ lǎo, mò chàng dāng shí qū.
惆悵周郎已老,莫唱當時曲。
yōu huān nán bo.
幽歡難卜。
míng nián shuí jiàn, gèng bǎ zhū yú zài sān zhǔ.
明年誰健,更把茱萸再三囑。
“更把茱萸再三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