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滄浪好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限滄浪好景”全詩
有時乘興,波上葉舟輕。
十里橫塘過雨,荷香細、蘋末風清。
真如畫,殘霞淡日,偏向柳梢明。
凝情。
塵網外,鱸魚旋鲙,芳酒深傾。
又算來、何須身后浮名。
無限滄浪好景,蓑笠下、且遣余生。
長歌去,機心盡矣,鷗鷺莫相驚。
分類: 滿庭芳
作者簡介(晁端禮)

晁端禮(1046~1113) 北宋詞人。名一作元禮。字次膺。開德府清豐縣(今屬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濟州任城(今山東濟寧),遂為任城人。一說徙家彭門(今江蘇徐州)。晁補之稱他為十二叔,常與唱和。神宗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歷單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縣,官滿授泰寧軍節度推官,遷知大名府莘縣事。因得罪上司,廢徙達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舉薦,應詔來到京城。適逢宮禁中蓮荷初生,他進《并蒂芙蓉》詞,大得徽宗稱賞。于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黃稱他"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
《滿庭芳》晁端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滿庭芳》是晁端禮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滿庭芳
天與疏慵,人憐憔悴,
分甘拋棄簪纓。
有時乘興,波上葉舟輕。
十里橫塘過雨,
荷香細、蘋末風清。
真如畫,殘霞淡日,
偏向柳梢明。
凝情。塵網外,
鱸魚旋鲙,芳酒深傾。
又算來、何須身后浮名。
無限滄浪好景,
蓑笠下、且遣余生。
長歌去,機心盡矣,
鷗鷺莫相驚。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滿庭芳
天空與我疏離,我被人們同情地視為憔悴,
情愿分離,放棄華麗的頭飾。
有時候在心情愉快的時刻,我乘坐著小舟在波浪上輕輕飄蕩。
在十里長的橫塘穿行時,
荷花的香氣輕柔,蘋果樹葉上的風吹拂清新。
真實如畫,夕陽的余暉淡淡地照耀,
偏愛那柳樹梢頭的明亮。
凝聚著深情。遠離塵埃的網外,
鱸魚在旋轉,芳酒傾瀉。
重新計算起來,何必追求身后的虛名。
無盡的滄浪好景,
蓑衣斗笠下,就這樣度過余生吧。
唱首長歌離去,心機盡釋,
鷗鷺不要驚擾。
《滿庭芳》這首詩詞以敘述者的視角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中通過對自己與天空的疏離感的描繪,以及被人們同情地視為憔悴的心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奈。然而,詩人并不消極,他在適時的時刻,乘坐小舟在波浪上輕輕飄蕩,享受自然的美好。在詩中,詩人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十里長的橫塘雨中的景色,描繪了荷香和蘋果樹葉上的微風,以及夕陽余暉下柳樹梢頭的明亮景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詩人凝聚深情,將自己的心境超越塵埃的紛擾,沉浸在美酒和鮮魚之中。他認為在追求名利之外,重新審視人生,珍惜無盡的美景,過上簡樸而自在的生活是何等美好。最后,詩人唱著長歌離去,釋放了內心的機心,呼喚著鷗鷺不要驚擾他的離去。
這首詩詞以獨特的句式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追求簡樸自在生活的態度。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流露,將讀者帶入詩人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他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整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淡泊的感覺,透露出一種追求內心平靜和與自然相融的情感。
“無限滄浪好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n tíng fāng
滿庭芳
tiān yǔ shū yōng, rén lián qiáo cuì, fēn gān pāo qì zān yīng.
天與疏慵,人憐憔悴,分甘拋棄簪纓。
yǒu shí chéng xìng, bō shàng yè zhōu qīng.
有時乘興,波上葉舟輕。
shí lǐ héng táng guò yǔ, hé xiāng xì píng mò fēng qīng.
十里橫塘過雨,荷香細、蘋末風清。
zhēn rú huà, cán xiá dàn rì, piān xiàng liǔ shāo míng.
真如畫,殘霞淡日,偏向柳梢明。
níng qíng.
凝情。
chén wǎng wài, lú yú xuán kuài, fāng jiǔ shēn qīng.
塵網外,鱸魚旋鲙,芳酒深傾。
yòu suàn lái hé xū shēn hòu fú míng.
又算來、何須身后浮名。
wú xiàn cāng láng hǎo jǐng, suō lì xià qiě qiǎn yú shēng.
無限滄浪好景,蓑笠下、且遣余生。
cháng gē qù, jī xīn jǐn yǐ, ōu lù mò xiāng jīng.
長歌去,機心盡矣,鷗鷺莫相驚。
“無限滄浪好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