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似成蹊桃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君似成蹊桃李”全詩
行盡吳頭楚尾。
兄弟燈前家萬里。
相看如夢寐。
君似成蹊桃李。
入我草堂松桂。
莫厭歲寒無氣味。
余生今已矣。
分類: 謁金門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謁金門(戲贈知命)》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謁金門(戲贈知命)》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
兄弟燈前家萬里。
相看如夢寐,君似成蹊桃李。
入我草堂松桂。
莫厭歲寒無氣味,余生今已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知己相聚時的情景。詩中提到了山水的景色,表達了旅途的辛勞和行程的遙遠。作者與兄弟在燈下相聚,雖然相距萬里,但彼此相互欣賞、相互關心,就像做夢一樣真實。作者稱贊知己如同桃李芬芳,進入他的草堂,就像進入了一片松柏和桂花的香氣之中。最后,詩人提醒自己不要厭倦歲月的寒冷,因為今天已經是我余下的生命。
賞析:
黃庭堅以簡練而有力的筆觸,抒發了友誼的珍貴和深厚。詩人以山水和行程的描述作為背景,突出了遠離家鄉的辛酸和思念之情。在距離和時間的限制下,作者與兄弟仍能夠在燈下共享歡樂,彼此間的情感如夢一般真實。詩人通過桃李、松桂等意象,表達了對知己的敬重和贊美,以及對友誼的珍視。最后,作者以豁達的態度面對歲月的流轉,認識到人生已經走到了盡頭,但并不感到遺憾,而是要珍惜余下的歲月。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命的洞察。通過對友誼的描繪和對兄弟情誼的贊美,詩人傳遞了一種深情厚意和豁達灑脫的心境。整首詩以簡約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生命的理解,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君似成蹊桃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jīn mén xì zèng zhī mìng
謁金門(戲贈知命)
shān yòu shuǐ.
山又水。
xíng jǐn wú tóu chǔ wěi.
行盡吳頭楚尾。
xiōng dì dēng qián jiā wàn lǐ.
兄弟燈前家萬里。
xiāng kàn rú mèng mèi.
相看如夢寐。
jūn shì chéng qī táo lǐ.
君似成蹊桃李。
rù wǒ cǎo táng sōng guì.
入我草堂松桂。
mò yàn suì hán wú qì wèi.
莫厭歲寒無氣味。
yú shēng jīn yǐ yǐ.
余生今已矣。
“君似成蹊桃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