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鴛驚起雙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彩鴛驚起雙棲”全詩
臺上吳王宴。
宮女如花倚春殿。
舞綻縷金衣線。
酒闌畫燭低迷。
彩鴛驚起雙棲。
月底三千繡戶,云間十二瓊梯。
分類: 清平樂
作者簡介(晏幾道)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清平樂》晏幾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清平樂》是一首宋代晏幾道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笙歌宛轉。
臺上吳王宴。
宮女如花倚春殿。
舞綻縷金衣線。
酒闌畫燭低迷。
彩鴛驚起雙棲。
月底三千繡戶,云間十二瓊梯。
詩意:
《清平樂》描繪了一個宴會場景,場上笙歌悠揚,吳王坐在高臺上享受宴樂。宮女們如同花朵般倚靠在春殿上,舞蹈的動作展現出縷縷金線的美妙。酒杯和畫燭散發著微弱的光芒,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種朦朧的氛圍。彩色的鴛鴦被驚動,一起飛起,展現了宴會的喧鬧和熱鬧。而月亮下,千家萬戶的窗戶上繡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紋,云間則懸掛著十二座瓊梯。
賞析:
《清平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一個盛大的宴會場景。詩詞以音樂和舞蹈為主線,通過描繪樂曲的宛轉、宮女的舞蹈以及酒杯和畫燭的昏暗,營造出一種宴會的歡樂氛圍。彩鴛驚起雙棲的描寫表達了宴會的熱鬧和喧囂。而詩末的月底三千繡戶和云間十二瓊梯,則給人一種華美的畫面,使整個場景更加壯觀。
整首詩詞以婉約清麗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充滿喜慶和歡樂的宴會場景,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清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晏幾道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這個繁華而熱鬧的場景中,給人一種愉悅和享受的感覺。
“彩鴛驚起雙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píng lè
清平樂
shēng gē wǎn zhuǎn.
笙歌宛轉。
tái shàng wú wáng yàn.
臺上吳王宴。
gōng nǚ rú huā yǐ chūn diàn.
宮女如花倚春殿。
wǔ zhàn lǚ jīn yī xiàn.
舞綻縷金衣線。
jiǔ lán huà zhú dī mí.
酒闌畫燭低迷。
cǎi yuān jīng qǐ shuāng qī.
彩鴛驚起雙棲。
yuè dǐ sān qiān xiù hù, yún jiān shí èr qióng tī.
月底三千繡戶,云間十二瓊梯。
“彩鴛驚起雙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