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楊柳東城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城楊柳東城路”全詩
天漢沈沈,借得春光住。
紅翠斗為長袖舞。
香檀拍過驚鴻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
今夜圓蟾,后夜憂風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
東城楊柳東城路。
分類: 鳳棲梧
作者簡介(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圣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鳳棲梧(小石調)》張先 翻譯、賞析和詩意
《鳳棲梧(小石調)》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先。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密宴厭厭池館暮。
天漢沈沈,借得春光住。
紅翠斗為長袖舞。
香檀拍過驚鴻翥。
明日不知花在否。
今夜圓蟾,后夜憂風雨。
可惜歌云容易去。
東城楊柳東城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的景象,詩人情懷郁結,寄托著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憂慮。詩中以厭倦而私密的宴會為開頭,表達了對世俗煩惱的不滿。然后,詩人以自然景觀和宴會的對比,抒發了對春光的渴望和追求。在其中,紅翠斗長袖舞動,香檀木拍打起飛的鴻雁,展現了宴會上的繁華和喧囂。但是,詩人也意識到這一切都是短暫的,明天花兒是否還會開放,今夜的圓蟾之后將會有風雨憂慮。最后兩句表達了對逝去的美好時光的遺憾,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焦慮。
賞析:
這首詩以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憂慮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象和宴會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通過描繪宴會的繁華和喧囂,以及自然景物的變幻,展示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詩中的"密宴厭厭池館暮"一句,反映了詩人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借得春光住"一句,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渴望和珍惜。"紅翠斗為長袖舞"和"香檀拍過驚鴻翥"兩句,生動地描繪了宴會的熱鬧景象,同時也隱含著宴會的短暫和虛幻。"明日不知花在否"和"今夜圓蟾,后夜憂風雨"兩句,表達了對未來的不確定和憂慮。最后兩句"可惜歌云容易去,東城楊柳東城路",表達了對逝去美好時光和容易消逝的歡愉的遺憾。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描繪,反映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讓人對光陰流逝和命運的無常有所感悟。
“東城楊柳東城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qī wú xiǎo shí diào
鳳棲梧(小石調)
mì yàn yàn yàn chí guǎn mù.
密宴厭厭池館暮。
tiān hàn shěn shěn, jiè dé chūn guāng zhù.
天漢沈沈,借得春光住。
hóng cuì dòu wèi cháng xiù wǔ.
紅翠斗為長袖舞。
xiāng tán pāi guò jīng hóng zhù.
香檀拍過驚鴻翥。
míng rì bù zhī huā zài fǒu.
明日不知花在否。
jīn yè yuán chán, hòu yè yōu fēng yǔ.
今夜圓蟾,后夜憂風雨。
kě xī gē yún róng yì qù.
可惜歌云容易去。
dōng chéng yáng liǔ dōng chéng lù.
東城楊柳東城路。
“東城楊柳東城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