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外漏聲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外漏聲遙”全詩
花外漏聲遙。
青燈未滅,紅窗閑臥,魂夢去迢迢。
薄情漫有歸消息,鴛鴦被、半香消。
試問伊家,阿誰心緒,禁得恁無憀。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少年游(十之七·林鐘商)》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詞人柳永創作的《少年游(十之七·林鐘商)》。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簾垂深院冷蕭蕭。
花外漏聲遙。
青燈未滅,紅窗閑臥,
魂夢去迢迢。
薄情漫有歸消息,
鴛鴦被、半香消。
試問伊家,阿誰心緒,
禁得恁無憀。
中文譯文:
簾子垂下來,院子里冷冷清清。
花外傳來鐘聲遙遠。
青燈未熄,紅窗下靜靜躺著,
心靈在迢迢遠去的夢中。
情意淺薄,很難得到歸家的消息,
兩個鴛鴦被子,半個香味消失。
試問那位在家中的人,
他/她的心情是怎樣的,
忍受得了這般寂寞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少年游子的離情別緒和無法歸家的苦悶之情。整首詩以冷凄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蕭索的院子、遙遠的鐘聲和靜靜躺在床上的主人公,表達了游子在異鄉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首先,簾垂深院冷蕭蕭,給人一種寒冷凄涼的感覺,暗示了主人公所處的環境寂靜而冷清。
接著,花外漏聲遙,表現出游子與家鄉的距離遙遠,鐘聲從遠處傳來,增加了一種別離的悲涼氛圍。
青燈未滅,紅窗閑臥,描寫了主人公在寂寞中度過漫長的夜晚,心靈在夢中遠去,暗示了他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薄情漫有歸消息,鴛鴦被、半香消,表達了主人公對歸家的渴望,但他的思念和渴望卻無法得到滿足。鴛鴦被子象征著他與愛人的分離,半香的消失則象征著他與家鄉的隔絕。
最后,作者試問伊家,阿誰心緒,禁得恁無憀。這種反問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思念之情,他詢問家人的心情是否與自己一樣,是否也感受到了同樣的寂寞和無聊。
整首詩通過寥寥數語,刻畫出游子在異鄉的孤獨和思鄉之情。以簡潔的語言和凄涼的意境,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游子無法歸家的痛苦和無奈。這首詩詞展示了柳永嫻熟的描寫技巧和對情感的細膩表達,使讀者能夠共鳴并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思鄉之苦。
“花外漏聲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nián yóu shí zhī qī lín zhōng shāng
少年游(十之七·林鐘商)
lián chuí shēn yuàn lěng xiāo xiāo.
簾垂深院冷蕭蕭。
huā wài lòu shēng yáo.
花外漏聲遙。
qīng dēng wèi miè, hóng chuāng xián wò, hún mèng qù tiáo tiáo.
青燈未滅,紅窗閑臥,魂夢去迢迢。
bó qíng màn yǒu guī xiāo xī, yuān yāng bèi bàn xiāng xiāo.
薄情漫有歸消息,鴛鴦被、半香消。
shì wèn yī jiā, ā shuí xīn xù, jìn dé nèn wú liáo.
試問伊家,阿誰心緒,禁得恁無憀。
“花外漏聲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