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功名惜未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名惜未立”出自南北朝江淹的《劉太尉琨傷亂》,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gōng míng xī wèi lì,詩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功名惜未立”全詩

    《劉太尉琨傷亂》
    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
    秦趙值薄蝕,幽并逢虎據。
    伊余荷寵靈,感激狥馳騖。
    雖無六奇術,冀與張韓遇。
    寧戚扣角歌,桓公遭乃舉。
    荀息冒險難,實以忠貞故。
    空令日月逝,愧無古人度。
    飲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
    投袂既憤懣,撫枕懷百慮。
    功名惜未立,玄發已改素。
    時哉茍有會,治亂惟冥數。

    分類: 抒情

    作者簡介(江淹)

    江淹頭像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學家、散文家,歷仕三朝,宋州濟陽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人。江淹少時孤貧好學,六歲能詩,十三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在新安王劉子鸞幕下任職,開始其政治生涯,歷仕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江淹受廣陵令郭彥文案牽連,被誣受賄入獄,在獄中上書陳情獲釋。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曾多次諫勸,劉景素不納,貶江淹為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477年),齊高帝蕭道成執政,把江淹自吳興召回,并任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大受重用。

    劉太尉琨傷亂注釋

    ①陽九:厄運。
    ②薄蝕:日月相掩食。此指災難......

    劉太尉琨傷亂鑒賞

      劉琨是西晉末年的愛國將領,也是詩人。現存劉琨詩僅《扶風歌》、《答盧諶》等三首,都寫于他后期同少數民族入侵者的斗爭中,反映的是他立志報國的雄心及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鐘嶸《詩品》說他的詩“善為凄戾之詞,自有清拔之氣”。劉勰《文心雕龍》也說他的詩“雅壯而多風。”強烈的報國愿望與嚴酷的現實環境使劉琨詩呈現出慷慨悲涼的風格特征。在當時詩壇上,他的詩是獨樹一幟的。江淹這首擬作試圖再現劉琨的這一風格特征。

      詩題為“傷亂”,這正是劉琨后期詩歌常見的題材。詩開首四句點明了詩題中的亂:大晉王朝遭逢厄運,外族入侵,天下紛亂。北方秦、趙、幽、并等地災禍不斷,戰亂頻仍,處于分裂狀態之中。這是對當時中原地區形勢的概括。劉琨《答盧諶》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厄運初遘,陽爻在六,乾象棟傾,坤儀舟覆,橫厲糾紛,群妖競逐,火燎神州,洪流華域。”江淹擬作開首四句就是從這里化出的。

      緊接著“伊余”二句表明了劉琨報效國家的決心:承受著晉朝的恩寵,國家遭受厄運時,自然要感奮而起,為國奔走獻身。為了從戰亂中拯救國家,劉琨艱苦轉戰,備嘗艱辛,甚至遇害前仍念念不忘抗擊入侵之敵而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為了國家,他確實做到了奮不顧身。

      劉琨年輕時就被人目為豪杰,他自己也有遠大的志向,在他自己的《重贈盧諶》詩中,他列舉了姜尚、管仲、陳平、張良等古代輔佐君王建立功業的人,表明自己的志向是像他們那樣建立功名。江淹這首擬作也選擇了類似典故來表現劉琨的志向:“六奇術”指陳平為漢高祖劉邦六出奇計。張良、韓信是劉邦重要的謀臣武將。“冀與張韓遇”和劉琨自己說的“想與數子游”(《重贈盧諶》)是一個意思,表明他希望建立古人那樣的業績。寧戚是春秋衛人,因家貧給人挽車,至齊,扣牛角而歌,齊桓公見了,認為他非常人,立即任用了他。用這個典故可以說明劉琨羨慕古人有機會施展才能。荀息是晉獻公兒子奚齊的師傅,曾說臣當以忠貞事君。獻公死后奚齊為君,奚齊被殺后,荀息即以死實踐自己的諾言。江淹用這個典故很能體現劉琨的獻身精神,并且充滿了悲壯色彩。國家的動亂、古人的事跡激勵著劉琨。詩至此在情緒上是激昂慷慨的。

      然而從“空令”二句起,詩的情緒轉入了低沉悲涼,緊扣了題中的“傷”字。劉琨詩中立志報國的雄心與壯志難酬的悲憤是交織在一起的,江淹這首擬作也如此。事實上,劉琨未能實現理想并不是他沒有古人那樣的才干,而是時勢使他難以施展才干。眼看歲月無情流逝,內心的痛苦和焦慮也與日俱增。劉琨自己詩歌提到古人的業績一則是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再則也是用古人的功成名就和自己的一無所成作對照,以顯示出自己內心的痛苦和悲憤。江淹對此深有體會,故擬作中的用典和劉琨《重贈盧諶》中的用典非常相像。

      詩的后半部是寫景與直接抒情。劉琨《扶風歌》也有不少寫景之句,描寫了他赴并州刺史任時沿途所見的凄慘景象,反映了他沉重的心情。江淹這首擬作也吸取了劉琨詩的這一特點,插入了寫景詩句。城濠、沙漠、白日、寒樹,呈現出一片蕭條荒涼的景象。戰亂使詩人心情沉重,然而更使他憤懣的是,他的抗敵行動并沒有得到晉朝內部的有力支援,統治者中的一些人甚至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希望他成功,使他常常孤軍奮戰,屢屢受挫。擬作刻畫了英雄受困時的情景:投袂即甩袖,這個動作反映了劉琨內心的強烈悲憤,“撫枕”是說他滿懷憂慮以致夜不能寐。“功名惜未立,玄發已改素”,眼看頭發由黑變白,而功名依然未建,這對懷有遠大抱負的人來說是極痛苦的事。這兩句也和《重贈盧諶》中“功名未及建,夕陽忽西流”如出一轍。最后以“時哉茍有會,治亂惟冥數”作結。也許能夠遭逢天時,有所成就,但這畢竟沒有多少希望,天下的治與亂,是被冥冥之中的命運所操縱著的。天下動亂激起報國的壯志,壯志難酬引起無限悲憤,無奈之余只能歸之于命運,最后兩句語似平靜,實則隱含了更深的悲傷,悲劇色彩愈濃。

      將這首擬作和劉琨現存三首詩對照起來看,可以發現擬作幾乎是劉琨后期詩歌的濃縮。整首詩從題材、思想感情、用典、結構布局直到字句的運用和劉琨自己的詩基本吻合,而且渾然一體,毫無拼湊之感。江淹準確地把握了劉琨當時的心理特征,緊緊抓住了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所造成的痛苦作為詩歌情感起伏發展的線索,因而較成功地再現了劉琨詩歌特有的思想感情和慷慨悲涼的風格特征。

    “功名惜未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ú tài wèi kūn shāng luàn
    劉太尉琨傷亂

    huáng jìn gòu yáng jiǔ, tiān xià héng fēn wù.
    皇晉遘陽九,天下橫氛霧。
    qín zhào zhí báo shí, yōu bìng féng hǔ jù.
    秦趙值薄蝕,幽并逢虎據。
    yī yú hé chǒng líng, gǎn jī xùn chí wù.
    伊余荷寵靈,感激狥馳騖。
    suī wú liù qí shù, jì yǔ zhāng hán yù.
    雖無六奇術,冀與張韓遇。
    níng qī kòu jiǎo gē, huán gōng zāo nǎi jǔ.
    寧戚扣角歌,桓公遭乃舉。
    xún xī mào xiǎn nán, shí yǐ zhōng zhēn gù.
    荀息冒險難,實以忠貞故。
    kōng lìng rì yuè shì, kuì wú gǔ rén dù.
    空令日月逝,愧無古人度。
    yìn mǎ chū chéng háo, běi wàng shā mò lù.
    飲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qiān lǐ hé xiāo tiáo, bái rì yǐn hán shù.
    千里何蕭條,白日隱寒樹。
    tóu mèi jì fèn mèn, fǔ zhěn huái bǎi lǜ.
    投袂既憤懣,撫枕懷百慮。
    gōng míng xī wèi lì, xuán fā yǐ gǎi sù.
    功名惜未立,玄發已改素。
    shí zāi gǒu yǒu huì, zhì luàn wéi míng shù.
    時哉茍有會,治亂惟冥數。

    “功名惜未立”平仄韻腳

    拼音:gōng míng xī wèi lì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功名惜未立”的相關詩句

    “功名惜未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功名惜未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功名惜未立”出自江淹的 《劉太尉琨傷亂》,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