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根應節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蘭根應節抽”全詩
階墀幸自足,安事遠邀游?
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
園禽與時變,蘭根應節抽。
憑軒搴木末,垂堂對水周。
紫籜開綠筿,白鳥映青疇。
艾葉彌南浦,荷花繞北樓。
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爨熟寒蔬剪,賓來春蟻浮。
來往既云倦,光景為誰留?
作者簡介(沈約)

沈約(441~513年),字休文,漢族,吳興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學家、文學家。出身于門閥士族家庭,歷史上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家族社會地位顯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虜將軍。父親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誅。沈約孤貧流離,篤志好學,博通群籍,擅長詩文。歷仕宋、齊、梁三朝。在宋仕記室參軍、尚書度支郎。著有《晉書》、《宋書》、《齊紀》、《高祖紀》、《邇言》、《謚例》、《宋文章志》,并撰《四聲譜》。作品除《宋書》外,多已亡佚。
《休沐寄懷》沈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休沐寄懷》是南北朝時期的沈約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休沐寄懷》中文譯文:
雖然有說千山萬水,
但我只玩賞一座小山丘。
站在階梯之上幸福自足,
何必要遠行求游玩?
臨池邊清風吹涼爽的夏天,
掀開窗簾望著高高的秋天。
園中的鳥兒和時節一起變化,
蘭草的根須也因節令而抽芽。
倚在軒窗上拂去樹梢的末尾,
坐在堂前對著水面遙遙相盈周。
紫竹的葉子展開如綠色的鴻篇,
白色的鳥兒在映照著青青的田疇。
艾葉飄香彌漫南方的港灣,
荷花圍繞北樓盛開妖嬈。
太陽下山時,隱入層樓閣,
月亮升起時,進入輕盈的帷帳。
火爐上的冷菜已經剪成段,
客人來了,春天的螞蟻漂浮。
來來往往的人們已經疲倦,
光景之美是為了誰而停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庭院中的情景,反映了南北朝時期人們追求安定和寧靜的心態。詩中的小庭院成為寧靜和歡樂的家園,給作者帶來了極大的享受。作者通過描繪庭院中的自然景物和季節變化,表達了對于寂靜和舒適生活的向往。
作者用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將自己的思緒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詩句中的山水、花草、鳥兒等描繪了詩人眼中的美好世界,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和諧寧靜的氛圍。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變化和季節遷移,作者表達了對于生活中的變幻和流轉的思考。
詩中的庭院和自然景物成為作者內心世界的反映,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于安寧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作者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季節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于世間繁忙和紛擾的厭倦,渴望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寧愿。詩中的安靜和寧靜成為了作者對于內心世界的避風港,也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回歸自然的奇妙之感。
總結來說,《休沐寄懷》通過描繪庭院中的自然景物和季節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安寧和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寧靜和和諧成為了作者對于內心世界的反映,也給讀者帶來一種對于平和和安寧的思考。這首詩詞展現了南北朝時期詩人對于內心平靜和寧愿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讓人們反思現代社會中追逐繁忙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無盡壓力,呼喚人們回歸自然與內心的歡樂和寧愿。
“蘭根應節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ū mù jì huái
休沐寄懷
suī yún wàn zhòng lǐng, suǒ wán zhōng yī qiū.
雖云萬重嶺,所玩終一丘。
jiē chí xìng zì zú, ān shì yuǎn yāo yóu?
階墀幸自足,安事遠邀游?
lín chí qīng rù shǔ, kāi huǎng wàng gāo qiū.
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
yuán qín yǔ shí biàn, lán gēn yīng jié chōu.
園禽與時變,蘭根應節抽。
píng xuān qiān mù mò, chuí táng duì shuǐ zhōu.
憑軒搴木末,垂堂對水周。
zǐ tuò kāi lǜ xiǎo, bái niǎo yìng qīng chóu.
紫籜開綠筿,白鳥映青疇。
ài yè mí nán pǔ, hé huā rào běi lóu.
艾葉彌南浦,荷花繞北樓。
sòng rì yǐn céng gé, yǐn yuè rù qīng chóu.
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cuàn shú hán shū jiǎn, bīn lái chūn yǐ fú.
爨熟寒蔬剪,賓來春蟻浮。
lái wǎng jì yún juàn, guāng jǐng wèi shuí liú?
來往既云倦,光景為誰留?
“蘭根應節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