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努眼太無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人努眼太無端”全詩
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
作者簡介(蔣貽恭)
蔣貽恭,五代后蜀詩人。一作詒恭,又作詔恭,江淮間人。唐末入蜀,因慷慨敢言,無媚世態,數遭流遣。后值蜀高祖孟知祥搜訪遺材,起為大井縣令。貽恭能詩,詼諧俚俗,多寓譏諷。高祖末年,臣僚多尚權勢,侈敖無節,貽恭作詩諷之,高祖贊為“敢言之士也。”《詠安仁宰搗蒜、《詠蝦蟆》、《詠王給事》等,譏刺縉紳及輕薄之徒,為彼所惡,痛遭捶楚。《全唐詩》收錄其詩十首。
《詠蝦蟆》蔣貽恭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蝦蟆
坐臥兼行總一般,
向人努眼太無端。
欲知自己形骸小,
試就蹄涔照影看。
中文譯文:
詠蝦蟆
坐著、躺著與行動,都一樣,
無緣無故向人瞪一眼。
要想知道自己形骸之小,
試著將蹄子濕潤照影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蝦蟆作為詩人的寫作對象,通過描寫蝦蟆坐臥行動以及向人瞪眼的舉動,蘊含了一種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類自大的嘲諷。
詩中的“坐臥兼行總一般”暗指蝦蟆的靈活行動方式,也暗示了生命的靈活和多樣性。蝦蟆在人們眼中往往只是一個微小的生物,被人們忽視。而有時候,蝦蟆會努力地向人瞪眼,這種無端的舉動暗示了蝦蟆的自尊和反抗。
最后兩句“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提醒人們不要小看他人。蔣貽恭以蝦蟆作為形象,給予人們啟示,呼吁人們在審視他人前,先審視自我。通過試照蹄涔(蝦蟆腳掌的濕潤部分)映射影子,傳達了一種謙遜與關心他人的態度。
整首詩以樸素的語言,以蝦蟆作為形象,通過巧妙的對比和隱喻,點明了人類在面對自然界的眾多生命時,常常忽視和輕視其他物種的現象。通過這種寫作手法,詩人蔣貽恭通過一個微小的蝦蟆,表達了深刻的思考與寓意。
“向人努眼太無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há ma
詠蝦蟆
zuò wò jiān xíng zǒng yì bān, xiàng rén nǔ yǎn tài wú duān.
坐臥兼行總一般,向人努眼太無端。
yù zhī zì jǐ xíng hái xiǎo, shì jiù tí cén zhào yǐng kàn.
欲知自己形骸小,試就蹄涔照影看。
“向人努眼太無端”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