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曾賦此花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年曾賦此花詩”全詩
嚼破紅香堪換骨,摘殘丹顆欲燒枝。
流鶯偷啄心應醉,行客潛窺眼亦癡。
聞說張筵就珠樹,任從攀折半離披。
分類:
作者簡介(齊己)
《乞櫻桃》齊己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乞櫻桃
去年曾賦此花詩,
幾聽南園爛熟時。
嚼破紅香堪換骨,
摘殘丹顆欲燒枝。
流鶯偷啄心應醉,
行客潛窺眼亦癡。
聞說張筵就珠樹,
任從攀折半離披。
【譯文】
去年曾經賦詩贊美這花兒,
曾幾何時聽見南園的櫻桃熟透了。
啃破櫻桃,紅色香甜滿口,堪換掉舌頭。
摘下殘留的紅顆粒,準備燒掉枝椏。
流鳥偷偷啄食,心中定然喝醉了。
經過的行人偷窺,眼睛也失神了。
聽說張家的宴會上就有珍珠樹,
任由人們攀折,半個珍珠紛紛離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乞櫻桃》是唐代詩人齊己的作品,描寫了作者乞櫻桃的情景。詩人以淡淡的筆墨,寫出了櫻桃成熟的美好景象,并通過對櫻桃的品嘗、摘取和宴會上的賞玩,表達了對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詩的開頭,詩人回憶了去年自己曾經寫過櫻桃的詩篇,充滿著對櫻桃的回憶和傾慕。接著,描繪了南園櫻桃熟透的場景,櫻桃紅艷香甜,引人垂涎。作者嚼破櫻桃,享受著櫻桃的美好口感,情不自禁地感嘆櫻桃的美味讓舌頭都想被換掉。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摘下了櫻桃樹上殘留的紅顆粒,準備燃燒掉枝椏,映射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類的欲望,也暗示著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詩中還提到了流鶯偷啄、行客偷窺的情節,這些生動的描繪增加了詩歌的情調。
最后兩句以宴會上的珍珠樹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宴會上,櫻桃被視為珍貴的“珍珠”,人們可以攀折其中,但只折下一半,也只能披掛在身上,不能真正擁有。這種半離披的狀態也體現了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逐和不舍。
整首詩以娓娓動聽的語言,描繪了櫻桃成熟的生動景象,通過對櫻桃的品嘗、摘取和宴會上的賞玩,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櫻桃為象征,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展現了對生命的熱愛和美的追求。
“去年曾賦此花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ǐ yīng táo
乞櫻桃
qù nián céng fù cǐ huā shī, jǐ tīng nán yuán làn shú shí.
去年曾賦此花詩,幾聽南園爛熟時。
jué pò hóng xiāng kān huàn gǔ,
嚼破紅香堪換骨,
zhāi cán dān kē yù shāo zhī.
摘殘丹顆欲燒枝。
liú yīng tōu zhuó xīn yīng zuì, xíng kè qián kuī yǎn yì chī.
流鶯偷啄心應醉,行客潛窺眼亦癡。
wén shuō zhāng yán jiù zhū shù, rèn cóng pān zhé bàn lí pī.
聞說張筵就珠樹,任從攀折半離披。
“去年曾賦此花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