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暮雨霏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冬暮雨霏霏”全詩
二階□夜雪,亞圣在春闈。
馬疾頑童遠,山荒凍葉飛。
□師無一事,應見麗龜歸。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送黃賓于赴舉》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冬天傍晚,雨綿綿不斷,行人難得歡喜。兩階夜雪紛紛而下,黃帝的后裔在春闈中崛起。馬兒奔跑得飛快,遠遠地瞥見淘氣的孩子。山上荒涼,凍僵了的葉子飄落。老師沒有什么事情要緊,應該能看到美麗的龜兒回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象,旅人罕見地歡喜著,因為這是個寒冷而陰雨連綿的季節。然而,詩人穿插了黃帝和春闈的意象,暗示著即將到來的春天和黃賓虛的前途。馬兒奔馳的形象表達了黃賓虛前途的順利,而山上凍涼的景象則與黃賓虛遠離故鄉的寂寞感相對應。最后,詩人以應該能看到麗龜回來的描寫想象了黃賓虛成功后的歸來和眾人的歡迎。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冬天的蕭瑟和行人孤獨的形象。通過黃帝和春闈的意象,詩人把注意力引向了故事的主人公——黃賓虛。他通過形象生動的描述,展示了黃賓虛即將開始的嶄新篇章和他未來的成功。整首詩以黃賓虛為中心,通過描寫他的環境和挑選的意象,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期待和希望的氛圍中。最后,詩人以美麗的龜兒歸來的描寫給讀者留下了一個欣慰而富有想象力的結尾。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成功地傳達了詩人對黃賓虛前途的美好愿景。
“冬暮雨霏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áng bīn yú fù jǔ
送黃賓于赴舉
dōng mù yǔ fēi fēi, xíng rén xǐ kě xī.
冬暮雨霏霏,行人喜可稀。
èr jiē yè xuě, yà shèng zài chūn wéi.
二階□夜雪,亞圣在春闈。
mǎ jí wán tóng yuǎn, shān huāng dòng yè fēi.
馬疾頑童遠,山荒凍葉飛。
shī wú yī shì, yīng jiàn lì guī guī.
□師無一事,應見麗龜歸。
“冬暮雨霏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