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子在孤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共子在孤峰”全詩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氣射燈花落,光侵壁罅濃。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鐘。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夜對雪作寄友生》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對雪作寄友生
皓彩中宵合,開門失所蹤。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氣射燈花落,光侵壁罅濃。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鐘。
譯文:
明亮的月光與潔白的雪花交相輝映,夜幕中打開門卻找不到蹤跡。
不知是何年今夜的心情,你和我都身在孤峰之上。
燭光將煙霧射落,明亮的光輝滲入墻壁的裂縫中。
唯有你的心與我相似,一同吟唱直到天亮。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寫雪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開篇兩句“皓彩中宵合,開門失所蹤”,描繪了明亮的月光與潔白的雪花相映成趣的景象,但卻找不到友人的身影,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接著,詩中出現了“共子在孤峰”這個詞,表達了友人與作者身處孤獨的山嶺之間,有一種寂寞的感覺。在這個寂靜的夜晚,燭光的光芒將煙霧射落,明亮的光輝滲入墻壁的裂縫中,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濃郁的氛圍。
最后兩句“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鐘”,表達了友人與作者內心相通的感覺,他們在同樣的夜晚吟誦詩歌,共享心境。整首詩以冷靜、深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通過描述雪景、月色和內心感受,傳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并以共同的夜晚吟詠為情感的寄托。整體上,詩意清淡,情感細膩,給人以靜謐的意境和對心靈思考的啟示。
“共子在孤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duì xuě zuò jì yǒu shēng
夜對雪作寄友生
hào cǎi zhōng xiāo hé, kāi mén shī suǒ zōng.
皓彩中宵合,開門失所蹤。
hé nián jīn yè yì, gòng zi zài gū fēng.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qì shè dēng huā luò, guāng qīn bì xià nóng.
氣射燈花落,光侵壁罅濃。
wéi jūn xīn shì wǒ, yín dào wǔ gēng zhōng.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鐘。
“共子在孤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