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似飛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光似飛電”全詩
有惠驪龍十斛珠,不如一見君子面。
愁人復愁人,滿眼皆埃塵。
有惠黃金一萬斤,不如一見于仁人。
我昔讀詩書,如今盡拋也。
只記得田叔孟溫舒,帝王滿口呼長者。
分類:
作者簡介(貫休)

貫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豁(一說為江西進賢縣)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7歲時投蘭溪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貫休記憶力特好,日誦《法華經》1000字,過目不忘。貫休雅好吟詩,常與僧處默隔籬論詩,或吟尋偶對,或彼此唱和,見者無不驚異。貫休受戒以后,詩名日隆,仍至于遠近聞名。乾化二年(915年)終于所居,世壽89。
《懷二三朝友》貫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傷心又傷心,流光如電飛。有著珍貴的珠寶,也不如一見君子的面容。煩惱又煩惱,眼中盡是塵埃。有著豐富的黃金,也不如一見仁人的風采。我曾經讀過詩書,現在都拋棄了。只記得田叔孟溫舒,帝王口中稱呼年長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貫休的一種憂傷和追憶之情。作者通過對珍寶和黃金的描述,表達了對外在財富的失去興趣,相比之下更加珍視與君子和仁人的交往。詩中的“傷心又傷心”和“煩惱又煩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憂慮,而“流光如電飛”和“眼中盡是塵埃”則形象地描繪了時光的流逝和塵世的浮躁。最后,作者提到只記得田叔孟溫舒,帝王口中稱呼年長者,表達了對先賢的至敬和對道德倫理的追求。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道德價值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對功名利祿等世俗事物的淡漠和厭倦。這種憂傷和追憶的情感在唐代的詩歌中是常見的主題,貫休通過簡潔而樸素的語言表達出了自己的心聲。
“流光似飛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èr sān cháo yǒu
懷二三朝友
shāng xīn fù shāng xīn, liú guāng shì fēi diàn.
傷心復傷心,流光似飛電。
yǒu huì lí lóng shí hú zhū,
有惠驪龍十斛珠,
bù rú yī jiàn jūn zǐ miàn.
不如一見君子面。
chóu rén fù chóu rén, mǎn yǎn jiē āi chén.
愁人復愁人,滿眼皆埃塵。
yǒu huì huáng jīn yī wàn jīn, bù rú yī jiàn yú rén rén.
有惠黃金一萬斤,不如一見于仁人。
wǒ xī dú shī shū,
我昔讀詩書,
rú jīn jǐn pāo yě.
如今盡拋也。
zhǐ jì de tián shū mèng wēn shū, dì wáng mǎn kǒu hū zhǎng zhě.
只記得田叔孟溫舒,帝王滿口呼長者。
“流光似飛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