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香不肯待春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孤香不肯待春催”全詩
滿枝盡是愁人淚,莫殢朝來露濕來。
分類:
作者簡介(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臺編》。
《折得梅》鄭谷 翻譯、賞析和詩意
折得梅
寒步江村折得梅,
孤香不肯待春催。
滿枝盡是愁人淚,
莫殢朝來露濕來。
譯文:
在寒冷的江村中,折下了一枝梅花,
孤獨的芳香不愿等待春天的催促。
滿枝都是憂傷的人們的淚水,
請勿掃去清晨的露水濕潤了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折得的梅花。在冰冷的江村中,詩人折下了一枝梅花,但花上孤獨的香氣卻不愿意等待春天的到來。梅花作為一種冬天的花朵,象征著堅持和堅強,它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夠開放。這里,梅花以其堅貞的品質展現出詩人的堅持和執著,并且堅信春天的到來。
詩中的“滿枝盡是愁人淚”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孤獨。這句意味深長的詩句揭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深思熟慮,更突顯了憂傷的情感。而最后一句“莫殢朝來露濕來”,則暗示了詩人不想讓梅花被清晨的露水濕潤,可以理解為詩人不愿讓梅花與外界的繁華和喧囂接觸,保持純凈和清雅的狀態。
整首詩意蘊含深沉,語言簡練卻表達了詩人堅持和執著的情感。通過形象的描繪,將冬天的梅花與詩人自身情感相結合,傳達了詩人珍惜憂傷和孤獨的情緒,以及對純凈和堅守的追求。這首詩憑借其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表達方式,生動地描繪了人心中的堅韌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孤香不肯待春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é dé méi
折得梅
hán bù jiāng cūn zhé dé méi, gū xiāng bù kěn dài chūn cuī.
寒步江村折得梅,孤香不肯待春催。
mǎn zhī jìn shì chóu rén lèi, mò tì zhāo lái lù shī lái.
滿枝盡是愁人淚,莫殢朝來露濕來。
“孤香不肯待春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