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潮平遠岸草侵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潮平遠岸草侵沙”出自唐代羅隱的《建康》,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cháo píng yuǎn àn cǎo qīn shā,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潮平遠岸草侵沙”全詩

    《建康》
    潮平遠岸草侵沙,東晉衰來最可嗟。
    庾舅已能窺帝室,王都還是預人家。
    山寒老樹啼風曲,泉暖枯骸動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聲急日西斜。

    分類: 詠物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頭像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建康》羅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建康》是唐代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詩意悲愴凄涼,描述了東晉衰落時期建康的景象。

    潮平遠岸草侵沙,東晉衰來最可嗟。
    庾舅已能窺帝室,王都還是預人家。
    山寒老樹啼風曲,泉暖枯骸動芷牙。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聲急日西斜。

    這首詩中,羅隱描繪了建康城的衰敗景象。首句“潮平遠岸草侵沙”用“潮平”一詞表達了建康被青草荒野所淹沒的景象,傳達了東晉王朝的繁榮已經逝去的感慨。接著,詩人描述了庾亮窺探帝位的動蕩局勢,“庾舅已能窺帝室”,暗示了朝代的動蕩和不穩定。下一句“王都還是預人家”揭示了建康本應是皇室所在地,但卻被普通百姓所占據,突顯了朝代的衰敗。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建康新舊交替的景象。他用“山寒老樹啼風曲,泉暖枯骸動芷牙”描繪了建康的自然環境,山冷寒風吹拂下的樹葉發出悲鳴之音,溫泉中的尸骨也會顫動起來。這一描寫暗示了建康的歷史沉淀和繁華興衰的變遷。

    最后兩句“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聲急日西斜”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和感慨。九原是歷史上建康的舊名,詩人希望能夠再次觀看一遍曾經的繁華,但也透露出一種無奈與無力。秦淮是江南的一條河流,急促的聲音伴隨著夕陽的西斜,再次勾起了詩人對逝去繁榮的思念和無奈之情。

    總的來說,《建康》通過生動、獨特的描寫手法,傳遞了東晉王朝的衰敗和建康城的凄涼景象,同時詩人也透露出對繁華時期的懷念和對命運無奈的感慨。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歷史氣息,展示了羅隱細膩的感受和對人世滄桑的思考。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潮平遠岸草侵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kāng
    建康

    cháo píng yuǎn àn cǎo qīn shā, dōng jìn shuāi lái zuì kě jiē.
    潮平遠岸草侵沙,東晉衰來最可嗟。
    yǔ jiù yǐ néng kuī dì shì,
    庾舅已能窺帝室,
    wáng dōu hái shì yù rén jiā.
    王都還是預人家。
    shān hán lǎo shù tí fēng qū, quán nuǎn kū hái dòng zhǐ yá.
    山寒老樹啼風曲,泉暖枯骸動芷牙。
    yù qǐ jiǔ yuán kàn yī biàn, qín huái shēng jí rì xī xié.
    欲起九原看一遍,秦淮聲急日西斜。

    “潮平遠岸草侵沙”平仄韻腳

    拼音:cháo píng yuǎn àn cǎo qīn shā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潮平遠岸草侵沙”的相關詩句

    “潮平遠岸草侵沙”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潮平遠岸草侵沙”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潮平遠岸草侵沙”出自羅隱的 《建康》,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