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師一去無來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師一去無來日”全詩
今師一去無來日,花洞石壇空月明。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題天柱觀魚尊師舊院》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天柱觀魚尊師舊院》是唐代方干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懷念和緬懷自己的師傅的情景。
譯文:
我早已認識我的師傅,他經常到這里來。
仙草、神童和藥犬也會迎接他。
如今,師傅不再來了,再也沒有他的蹤跡。
花洞和石壇只剩下空蕩蕩的月亮。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師傅的思念和懷念之情。師傅經常到達這個名為天柱觀的地方,詩人很早就認識他。這里的仙草、神童和藥犬都會迎接師傅,說明師傅在這里備受尊敬和關注。然而,現在師傅已經不再來了,他的離去讓整個天柱觀變得冷清寂寥。最后兩句表達了空虛的感覺,花洞和石壇只剩下空無一物的月亮,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失落。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師傅的懷念之情,并通過景物描繪來烘托出師傅離去后的凄涼。師傅在詩中顯得崇高和神秘,被芝童、藥犬等仙境的存在所環繞,襯托出師傅的尊貴地位。然而,師傅的離去讓整個天柱觀失去了往日的熱鬧和生機,帶給詩人深深的鄉愁和孤寂之感。通過描繪空洞的月亮,詩人把內心的無奈和失落展現了出來,詩的情感也因此顯得更加深沉。整首詩語言簡潔明了,意境深遠,給人以一種靜謐的感覺。
“今師一去無來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tiān zhù guān yú zūn shī jiù yuàn
題天柱觀魚尊師舊院
zǎo shí wú shī pín dào cǐ, zhī tóng yào quǎn yì xiāng yíng.
早識吾師頻到此,芝童藥犬亦相迎。
jīn shī yī qù wú lái rì, huā dòng shí tán kōng yuè míng.
今師一去無來日,花洞石壇空月明。
“今師一去無來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