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畫長懷吳寺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別畫長懷吳寺壁”全詩
卻嫌今日登山俗,且共高僧對榻眠。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分類: 思鄉
作者簡介(司空圖)

司空圖(837~908)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圣,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祖籍臨淮(今安徽泗縣東南),自幼隨家遷居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后梁開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弒,他絕食而死,終年七十二歲。司空圖成就主要在詩論,《二十四詩品》為不朽之作。《全唐詩》收詩三卷。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司空圖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
紅葉黃花秋景寬,
醉吟朝夕在樊川。
卻嫌今日登山俗,
且共高僧對榻眠。
別畫長懷吳寺壁,
宜茶偏賞霅溪泉。
歸來童稚爭相笑,
何事無人與酒船。
中文譯文:
紅葉黃花,秋天的景色很開闊,
我整日里沉醉在樊川吟唱。
卻嫌今天上山的人太多俗氣,
何不與高僧一同坐在床上沉睡。
那離別時畫的長卷永遠銘刻在心,
也喜好茶,更喜歡賞霅溪的泉。
回來時,兒童爭先嘲笑我,
難道沒有人與我同飲酒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司空圖創作的,以紀念重陽節的重陽日為題材。詩人通過寫景,表達了自己對秋天景色的贊美,并表達了對登山人多俗氣的不滿,希望與高僧一同休憩。詩人還表達了對吳寺、霅溪泉等地的懷念,并透露了回來后與兒童們一同嬉笑的場景,但也對沒有人與他一同暢飲的事情感到遺憾。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傳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和對人情世故的厭倦。在忙碌與繁華的社會中,詩人希望能夠與高僧一同欣賞美景,遠離塵囂,感受大自然的寧靜。這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的感覺,也表達了對簡單、純真生活的向往。
“別畫長懷吳寺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yáng rì fǎng yuán xiù shàng rén
重陽日訪元秀上人
hóng yè huáng huā qiū jǐng kuān, zuì yín zhāo xī zài fán chuān.
紅葉黃花秋景寬,醉吟朝夕在樊川。
què xián jīn rì dēng shān sú,
卻嫌今日登山俗,
qiě gòng gāo sēng duì tà mián.
且共高僧對榻眠。
bié huà zhǎng huái wú sì bì, yí chá piān shǎng zhà xī quán.
別畫長懷吳寺壁,宜茶偏賞霅溪泉。
guī lái tóng zhì zhēng xiāng xiào, hé shì wú rén yǔ jiǔ chuán.
歸來童稚爭相笑,何事無人與酒船。
“別畫長懷吳寺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