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滿坐可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渚滿坐可往”全詩
沖崖搜松根,點沼寫芡響。
舟輕通縈紆,棧墮阻指掌。
攜橈將尋君,渚滿坐可往。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平上聲》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平上聲
河平州橋危,壘晚水鳥上。
沖崖搜松根,點沼寫芡響。
舟輕通縈紆,棧墮阻指掌。
攜橈將尋君,渚滿坐可往。
詩詞的中文譯文:
雨勢痛苦地傾瀉,我又作了一首平上聲的詩來寄給魯望。
河平的州橋危險不穩,夜晚積水上漲。
攀巖尋找松樹的根,輕點水潭寫下睡蓮的聲音。
小舟輕盈地穿梭曲折的水道,棧道坍塌擋住了前進的道路。
我帶著槳尋找你,坐在水塘滿溢的岸邊可以相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場苦雨中的景色,詩人將自然景色與內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通過對橋、水、松樹、水塘等自然元素的描寫,展現了恢弘壯麗的自然景觀。詩人以朦朧的筆調描繪了水勢泛濫,橋梁搖搖欲墜的景象,以及船只穿梭其中的情景。他用雄渾的詞藻表達了自己尋找魯望的愿望,表達了對友誼的珍重和美好的期望。
這首詩以苦雨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情感的融合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悲苦與希望。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追求和渴望。整首詩以具體的景物描寫表達了抒情主義的情感,給人一種深情的感受。
“渚滿坐可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yǔ zhōng yòu zuò sì shēng shī jì lǔ wàng píng shǎng shēng
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平上聲
hé píng zhōu qiáo wēi, lěi wǎn shuǐ niǎo shàng.
河平州橋危,壘晚水鳥上。
chōng yá sōu sōng gēn, diǎn zhǎo xiě qiàn xiǎng.
沖崖搜松根,點沼寫芡響。
zhōu qīng tōng yíng yū, zhàn duò zǔ zhǐ zhǎng.
舟輕通縈紆,棧墮阻指掌。
xié ráo jiāng xún jūn, zhǔ mǎn zuò kě wǎng.
攜橈將尋君,渚滿坐可往。
“渚滿坐可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