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來見夏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辭來見夏云”全詩
留住經春雪,辭來見夏云。
遙空江不極,絕頂日難曛。
一與山僧坐,無因得議文。
分類:
作者簡介(李頻)

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壽昌長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鎮)葬于永樂(今李家),唐代后期詩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壽昌縣令 穆君 游靈棲洞,即景吟詩:“一徑入雙崖,初疑有幾家。行窮人不見,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頓未續。時李頻從行,續吟:“石上生靈筍,池中落異花。終須結茅屋,到此學餐霞。”穆君大為贊賞。但此詩根據史學家考證是李頻本人所作。
《回山后寄范酂先輩》李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回山后寄范酂先輩》是李頻的作品,詩意深遠,詩中主要以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自身情感為主線。
詩中的“高樓會月夜,北雁向南分”描繪了一個高樓上的人正在遠眺明亮的月夜,而北方的候鳥正在南方開始遷徙,這一景象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和人生的離別。
接著,詩人提到留住了經歷了春雪的美景,辭別后又來到了夏季看到了夏天的云彩。這里詩人把經歷的美景和自然景色進行了巧妙的對比,充分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自然的變化。
詩中還寫到“遙空江不極,絕頂日難曛”,這是在表達作者感嘆時間流逝的無常和生命的短暫。遙遠的天空沒有盡頭,絕頂上的太陽也很難變暗,象征著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
最后兩句“一與山僧坐,無因得議文”,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山僧的敬佩和向往,同時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學創作上的困擾。詩人期望能與山僧一起坐下來,但卻無法找到共同的話題討論文學,體現了對寂寞和孤獨的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以人生的變遷和思考為主線,通過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文學創作的思考和感慨。這首詩詞充滿了唐代詩人常見的對人生無常和感慨的主題,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和對內心情感的深沉抒發。
詩詞的中文譯文:
回山后寄范酂先輩
高樓會月夜,北雁向南分。
留住經春雪,辭來見夏云。
遙空江不極,絕頂日難曛。
一與山僧坐,無因得議文。
“辭來見夏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í shān hòu jì fàn cuó xiān bèi
回山后寄范酂先輩
gāo lóu huì yuè yè, běi yàn xiàng nán fēn.
高樓會月夜,北雁向南分。
liú zhù jīng chūn xuě, cí lái jiàn xià yún.
留住經春雪,辭來見夏云。
yáo kōng jiāng bù jí, jué dǐng rì nán xūn.
遙空江不極,絕頂日難曛。
yī yǔ shān sēng zuò, wú yīn dé yì wén.
一與山僧坐,無因得議文。
“辭來見夏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