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雙淚問春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將雙淚問春風”全詩
別到江頭舊吟處,為將雙淚問春風。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落第寄沈詢》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落第寄沈詢
穿楊力盡獨無功,
華發相期一夜中。
別到江頭舊吟處,
為將雙淚問春風。
譯文:
連續射箭,盡盡全力,卻無所獲,
青絲如花的沈詢,與我約好在中秋之夜相會。
離別時到江邊的舊吟處,
為了讓春風代問,我含著雙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趙嘏寫給沈詢的一首落榜賀詩。沈詢是唐代的一個官員,他在科舉考試中落榜,心情低落。趙嘏以沈詢的名字為題,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慰問和鼓勵。
詩中的“穿楊力盡獨無功”,形容了作者在射箭中努力盡力,但卻無所獲。這里的“穿楊”也可以借喻為經歷了很多困難,但依然功績平平。形容了詩人的心情落寞和失落。
詩中的“華發相期一夜中”,表明了作者與沈詢在中秋之夜相約見面,共同度過困難時刻的決心和信心。
詩末的兩句“別到江頭舊吟處,為將雙淚問春風”,表達了詩人對沈詢的離別之情。江頭的舊吟處代表了過去的美好回憶,雙淚則是詩人為別離而流下的淚水。將淚水交給春風代問,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盼和寄托。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沉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鼓勵和寄托,同時也反映了詩人自身的心情和思考。
“為將雙淚問春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dì jì shěn xún
落第寄沈詢
chuān yáng lì jìn dú wú gōng, huá fà xiāng qī yī yè zhōng.
穿楊力盡獨無功,華發相期一夜中。
bié dào jiāng tóu jiù yín chù, wèi jiāng shuāng lèi wèn chūn fēng.
別到江頭舊吟處,為將雙淚問春風。
“為將雙淚問春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