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分離袂百憂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分離袂百憂攢”全詩
臨溪莫話前途遠,舉酒須歌后會難。
薄宦未甘霜發改,夾衣猶耐水風寒。
遙知阮巷歸寧日,幾院兒童候馬看。
分類:
作者簡介(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東(今山西永濟縣)人,會昌元年(公元八四一)進士。歷侍御史、尚書郎。因恃才傲物,議論激切,屢忤權貴,故仕途頗不得意。《全唐詩》收錄其詩一卷。《舊唐書》卷一九零,《新唐書》卷二零三皆有傳。
《芙蓉溪送前資州裴使君歸京寧拜戶部裴侍郎》薛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污泥溪邊送前資州裴使君歸京寧拜戶部裴侍郎,桑樹和枯草相間,欲分手不舍,百憂糾結。臨波之際,不要談論前程的遙遠,舉起酒杯,應該歌唱將來困難之時的重逢。盡管官職不高,但是也不甘于草莽之地,穿著單薄的衣裳,還能忍受水和風的寒冷。遠遠地知道在阮巷將歸寧的日子,幾個院子里的孩子們守著馬車等著歡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前往京師的裴使君,在臨行前的場景和情感。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通過描繪桑樹和枯草來表達詩人對別人離去的不舍之情。詩人希望裴使君在離開時不要談論將來的事情,而是要舉起酒杯,唱歌慶祝重逢的時刻。詩中還表達了詩人對裴使君不滿于普通的官職和生活,渴望返回京師的心愿。最后,詩人暗示了他們將在阮巷等候裴使君歸來的場景,展現了親情和友情的深厚。
整首詩情感真摯,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痛苦和對未來的期盼。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使詩詞更具有感召力。同時,詩中還通過對裴使君的描述,展示了人們對官場生活的認識和對人情世故的看法。整首詩寫人寫景,既切合實際又充滿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欲分離袂百憂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róng xī sòng qián zī zhōu péi shǐ jūn guī jīng níng bài hù bù péi shì láng
芙蓉溪送前資州裴使君歸京寧拜戶部裴侍郎
sāng zhè lín kū qiáo mài gàn, yù fēn lí mèi bǎi yōu zǎn.
桑柘林枯蕎麥干,欲分離袂百憂攢。
lín xī mò huà qián tú yuǎn,
臨溪莫話前途遠,
jǔ jiǔ xū gē hòu huì nán.
舉酒須歌后會難。
báo huàn wèi gān shuāng fā gǎi, jiá yī yóu nài shuǐ fēng hán.
薄宦未甘霜發改,夾衣猶耐水風寒。
yáo zhī ruǎn xiàng guī níng rì, jǐ yuàn ér tóng hòu mǎ kàn.
遙知阮巷歸寧日,幾院兒童候馬看。
“欲分離袂百憂攢”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