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月輪蟾影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二八月輪蟾影破”全詩
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
二八月輪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鐘后更何事,笑倚墻邊梅樹花。
分類:
作者簡介(李商隱)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昨日》李商隱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昨日》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李商隱以細膩、深邃的詞藻展現了生活的變遷和歲月的無常。
中文譯文:
昨天紫姑神離去,
今天青鳥送來書。
未等言語傳遞完,
團圓少,愁怨嗟。
月輪二八映蟾虹,
弦柱十三雁斜行。
天明之后還有何事,
笑倚墻邊梅樹花。
詩意:
這首詩以寓言的形式,表達了昨天事情的變遷,回憶著人們離別時的遺憾和今天的團圓之喜。詩中所描繪的是一個曲折、變幻的故事,通過描述紫姑神離去和青鳥送來消息這兩種形象,傳達了時間流轉、情感變遷的主題。
賞析:
這首詩的第一句“昨日紫姑神去也”,暗喻美好的時光已經逝去,體現了情感的不可抗拒性和人生的無常。紫姑神憑空離去,與下文中青鳥送來消息相互對應,形成了對比,突出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換。
第二句“今朝青鳥使來賒”,以青鳥送來消息為引子,迅速將詩人帶入了新的情境。通過對比“紫姑神去”和“青鳥使來”,情感起伏跌宕,使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青鳥象征著逆境中帶來消息的使者,也暗示著新生、新的希望。
第三句“未容言語還分散,少得團圓足怨嗟”,揭示了詩人追憶過去的情感,明顯感到團聚的不足和遺憾,抒發了作者的憂愁情緒。
第四句“二八月輪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通過描繪月輪破影、弦柱斜行等細節,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時間的流動和人事的蛻變。
最后兩句“平明鐘后更何事,笑倚墻邊梅樹花”,以平淡的場景作為結束,詩人寧靜地笑倚墻邊的梅樹花,表現出人生如夢如幻的感慨,營造出一種淡然從容的情緒氛圍。
整首詩運用了對比、象征等修辭手法,以流暢的句子和富有音樂性的韻律展現了情感的起伏和歲月的無情。李商隱通過對時間的描述,表達了生活的轉瞬即逝,感嘆人生的無常和變幻,寄托了對團圓與遺憾、逝去與新生之間的思考。
“二八月輪蟾影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ó rì
昨日
zuó rì zǐ gū shén qù yě, jīn zhāo qīng niǎo shǐ lái shē.
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
wèi róng yán yǔ hái fēn sǎn,
未容言語還分散,
shǎo dé tuán yuán zú yuàn jiē.
少得團圓足怨嗟。
èr bā yuè lún chán yǐng pò, shí sān xián zhù yàn háng xié.
二八月輪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píng míng zhōng hòu gèng hé shì, xiào yǐ qiáng biān méi shù huā.
平明鐘后更何事,笑倚墻邊梅樹花。
“二八月輪蟾影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