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教我吹長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人教我吹長笛”全詩
何人教我吹長笛,與倚春風弄月明。
分類:
作者簡介(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題元處士高亭(宣州)》杜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元處士高亭(宣州)》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水聲從遠處傳到了西江,聽起來像是來自天外。小齋里的松樹影兒拂過云平。有人能教我吹長笛,與我一起倚在春風中嬉戲月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宣州高亭中的情景。詩中通過水聲、松樹影兒、長笛和春風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感受和對寧靜、舒適的追求。詩人欲尋找一位能夠教他吹奏長笛的人,他向往與這個人一起,在春風中吹奏笛音,共同欣賞明亮的月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寫景為主線,通過描繪宣州高亭的自然環境,展現了詩人對寧靜和美好的向往。詩中運用了水聲、松樹影兒、春風和月明等形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舒適的氛圍。詩人在這種環境中渴望尋找一位懂得吹奏長笛的人,希望能夠與他一起倚在春風中,享受美好的夜晚。
整首詩情感溫和、寧靜,給人以一種靜謐悠然的感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詩人表達了對寧靜、舒適和美好的向往。詩中的水聲、松樹影兒和清風,都是表達詩人內心平靜和愉悅的符號。最后,詩人希望能找到一個懂得吹奏長笛的人,以共同欣賞美麗的月光,展現了詩人對共享美好時光的渴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流暢的語言和自然、恬淡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與自然的交融,抒發了對平和寧靜內心狀態的追求。該詩詞具有一定的寫景和抒情的特點,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又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愿望,使讀者能夠與作者一起感受到寧靜和美好。
“何人教我吹長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uán chǔ shì gāo tíng xuān zhōu
題元處士高亭(宣州)
shuǐ jiē xī jiāng tiān wài shēng, xiǎo zhāi sōng yǐng fú yún píng.
水接西江天外聲,小齋松影拂云平。
hé rén jiào wǒ chuī cháng dí, yǔ yǐ chūn fēng nòng yuè míng.
何人教我吹長笛,與倚春風弄月明。
“何人教我吹長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