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山籬畔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山籬畔菊”全詩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分類:
作者簡介(朱慶馀)

朱慶馀,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歷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后大為贊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于是朱慶馀聲名大震。
《旅中過重陽》朱慶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旅中過重陽》是唐代朱慶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重陽節期間身處異鄉的寂寞和思鄉之情。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歷九月初九。詩中的主人公在異鄉度過了一年,迎來了重陽節,他登高遠眺,心中思念著故鄉的親友。然而,他所見的景象卻是一片貧瘠荒涼。他看到草地上飄散著零零碎碎的云朵,遠處的天空中有一隊隊南飛的雁鳥。而他故鄉的籬笆旁邊曾經盛開的菊花,如今是否依然綻放黃色的花朵,卻不得而知。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主人公在異鄉過重陽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和對歲月流轉中人事變遷的感慨。詩詞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才情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通過草地上飛舞的云片和天空中飛過的雁鳥,詩中呈現出一種寂寥和蕭瑟的氛圍,與主人公內心的孤獨和思鄉之情相呼應。最后兩句以故鄉的菊花為象征,反襯了主人公身處異鄉的無奈和孤單,同時也暗示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之感。
“故山籬畔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ǚ zhōng guò chóng yáng
旅中過重陽
yī suì chóng yáng zhì, jī yóu zài yì xiāng.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
dēng gāo sī jiù yǒu, mǎn mù shì qióng huāng.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cǎo jì fēi yún piàn, tiān yá luò yàn háng.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
gù shān lí pàn jú, jīn rì wèi shuí huáng.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故山籬畔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