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騎馬未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騎馬未調”全詩
雪迷經塞夜,冰壯渡河朝。
促放雕難下,生騎馬未調。
小儒何足問,看取劍橫腰。
分類:
作者簡介(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塞下曲》張祜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張祜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二十逐嫖姚,
分兵遠戍遼。
雪迷經塞夜,
冰壯渡河朝。
促放雕難下,
生騎馬未調。
小儒何足問,
看取劍橫腰。
詩意:
《塞下曲》描繪了北方邊塞上的戰事景象。詩人描述了戰士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奮勇作戰的情景,表達了他們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戰爭的無奈。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勾勒出邊塞戰爭的慘烈場景。詩的開頭就將戰士們二十歲的年齡與逐風流的誘惑相對立,強調了他們在年輕時就投身戰場的決心和犧牲。接著,詩人描述了戰士們分散成隊,遠赴遼東進行戍守的情景,展現了他們的忠誠和勇敢。
在接下來的描寫中,詩人運用了雪夜迷失和冰天雪地中騎馬渡河的意象,以強調戰場環境的惡劣和困難。他們面對著嚴寒、艱險和緊迫的局勢,但仍然奮勇向前,沒有退縮。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知識分子的諷刺。他們不了解戰爭的殘酷和邊塞戰士的艱辛,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處境。因此,詩人讓他們去看那些佩劍橫掛在腰間的戰士,以體驗他們所面對的真實情況。
整首詩通過對戰爭環境和戰士情感的描繪,展現了邊塞戰士的忠誠、勇敢和犧牲精神,以及他們與知識分子的隔閡。這首詩在唐代的詩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體現了張祜作品中常見的寫實主義風格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
“生騎馬未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xià qū
塞下曲
èr shí zhú piáo yáo, fēn bīng yuǎn shù liáo.
二十逐嫖姚,分兵遠戍遼。
xuě mí jīng sāi yè, bīng zhuàng dù hé cháo.
雪迷經塞夜,冰壯渡河朝。
cù fàng diāo nán xià, shēng qí mǎ wèi diào.
促放雕難下,生騎馬未調。
xiǎo rú hé zú wèn, kàn qǔ jiàn héng yāo.
小儒何足問,看取劍橫腰。
“生騎馬未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