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萬洗紫光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淘萬洗紫光攢”全詩
恐是麻姑殘米粒,不曾將與世人看。
作者簡介(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唐睦州分水縣桐峴鄉(賢德鄉)人,字希圣,號東齋,入道后稱棲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區第一位狀元(杭州孔子文化紀念館語),他集詩人、道學家、臺灣第一個民間開拓者于一身的歷史人物。
《洗丹沙詞》施肩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洗丹沙詞》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施肩吾。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千次淘洗紫光集聚,
夜火明亮照耀玉盤。
或許像是麻姑剩下的米粒,
從未曾給世人所觀賞。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種珍貴的紫色光芒,它在夜晚的明亮火光中映照在玉盤上。這種光芒經歷了千次洗滌和凈化,集聚而成。詩人將其比喻為麻姑剩下的米粒,暗指這種光芒珍貴而被人遺忘,沒有被世人所欣賞和賞識。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意象的手法,通過描繪紫色光芒和夜火的明亮來營造出一種神秘而寧靜的氛圍。詩人通過詩意的隱喻,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紫色光芒象征著一種珍貴而獨特的東西,它經歷了千次的淘洗和凈化,才得以在夜晚的光芒中顯現。然而,這種光芒卻并沒有被世人所看到和欣賞,就像是被遺忘在麻姑的殘糧之中。詩人在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的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于珍貴事物被忽視和被遺忘的觀察和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發。它呈現出一種對于珍貴事物被埋沒的哀嘆和對于價值被忽視的思考,同時也帶有一種自省和自問的意味。通過隱喻的手法,詩人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與外在的景物相結合,創造出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思考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千淘萬洗紫光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ǐ dān shā cí
洗丹沙詞
qiān táo wàn xǐ zǐ guāng zǎn, yè huǒ yíng yíng zhào yù pán.
千淘萬洗紫光攢,夜火熒熒照玉盤。
kǒng shì má gū cán mǐ lì, bù céng jiāng yǔ shì rén kàn.
恐是麻姑殘米粒,不曾將與世人看。
“千淘萬洗紫光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