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物候傷心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城物候傷心地”全詩
芳草壟邊回首客,野花叢里斷腸人。
紫荊繁艷空門晝,紅藥深開古殿春。
嘆息光陰催白發,莫悲風月獨沾巾。
分類:
作者簡介(李紳)

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于烏程(今浙江湖州),長于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與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閃光的部分在于詩歌,他是在文學史上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新樂府運動的參與者。作有《樂府新題》20首,已佚。著有《憫農》詩兩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膾灸人口,婦孺皆知,千古傳誦。《全唐詩》存其詩四卷。
《建元寺(一作和郭鄖寒食)》李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建元寺(一作和郭鄖寒食)》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江城物候傷心地,
遠寺經過禁火辰。
芳草壟邊回首客,
野花叢里斷腸人。
紫荊繁艷空門晝,
紅藥深開古殿春。
嘆息光陰催白發,
莫悲風月獨沾巾。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建在江城的寺廟,寺廟所在的環境和景色帶給詩人傷感的情緒。寺廟附近的物候變化使他感到心痛。詩人遠離寺廟,經過禁火時辰(指寺廟內禁止點火的時間),回顧著寺廟旁邊芳草壟邊的游客。在野花叢中有一個傷心的人。紫荊花盛開在空門(指佛寺)的白天,紅藥花深深地開放在古老的殿堂里的春天。詩人嘆息時光的推移催促著他的白發,但他告誡自己不要因為風月之事而悲傷,因為他獨自一人。
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方式展現了一個離別的場景。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寺廟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離別的感傷之情。江城的物候變化讓詩人感到傷心,離開寺廟時,他回顧著寺廟旁的芳草壟和野花叢中的傷心人。寺廟里紫荊花盛開,古殿里的紅藥花也綻放著,這些景物與詩人的離別形成對比,凸顯了光陰的無情和人事的變遷。詩人在最后叮囑自己不要因為風月之事而悲傷,表達了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深切思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與人情離別的情感交融,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離別的感傷之情,同時也傳達了對離別的思考和對人生變遷的領悟。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江城物候傷心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yuán sì yī zuò hé guō yún hán shí
建元寺(一作和郭鄖寒食)
jiāng chéng wù hòu shāng xīn dì, yuǎn sì jīng guò jìn huǒ chén.
江城物候傷心地,遠寺經過禁火辰。
fāng cǎo lǒng biān huí shǒu kè,
芳草壟邊回首客,
yě huā cóng lǐ duàn cháng rén.
野花叢里斷腸人。
zǐ jīng fán yàn kōng mén zhòu, hóng yào shēn kāi gǔ diàn chūn.
紫荊繁艷空門晝,紅藥深開古殿春。
tàn xī guāng yīn cuī bái fà, mò bēi fēng yuè dú zhān jīn.
嘆息光陰催白發,莫悲風月獨沾巾。
“江城物候傷心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