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始清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夏景始清幽”全詩
野竹陰無日,巖泉冷似秋。
翠岑當累榭,皓月入輕舟。
只有思歸夕,空簾且夢游。
分類:
作者簡介(李德裕)

李德裕(787—849),字文饒,唐代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縣)人,與其父李吉甫均為晚唐名相。唐文宗時,受李宗閔、牛僧儒等牛黨勢力傾軋,由翰林學士出為浙西觀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復遭奸臣鄭注、李訓等人排斥,左遷。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執政期間外平回鶻、內定昭義、裁汰冗官、協助武宗滅佛,功績顯赫。會昌四年八月,進封太尉、趙國公。唐武宗與李德裕之間的君臣相知成為晚唐之絕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權重,五貶為崖州司戶。李德裕兩度為相,太和年間為相1年8個月,會昌年間為相5年7個月,兩次為相7年3個月。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懷山居》李德裕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懷山居》
山中有所憶,
夏景始清幽。
野竹陰無日,
巖泉冷似秋。
翠岑當累榭,
皓月入輕舟。
只有思歸夕,
空簾且夢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宰相李德裕寫的《思山居一十首》中的第一首。詩人在山中思念自己的住處,描述了初夏的山居景色。
詩的開篇,“山中有所憶”,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的懷念,暗示他身處城市之中,思念山居的寂靜、恬淡之氛圍。接著,“夏景始清幽”,描繪了夏天初期山中景色的清幽靜謐。
接下來的兩句 “野竹陰無日,巖泉冷似秋”,通過對野竹和巖泉的描寫,表達了夏日山中的清涼感覺。野竹遮陽,使得陽光無法透過,形成了一片陰涼的氛圍;而巖泉的水溫涼爽,冷得像秋天。
下一聯“翠岑當累榭,皓月入輕舟”,表達了詩人對山居美景的贊美。翠岑指青翠的山勢,將山巒當作倚靠的遮蔽所,更顯得輕盈靈動。皓月則代表夜晚的美景,以輕盈的船只形容月光的灑落,給人以舒適、寧靜的感覺。
最后兩句“只有思歸夕,空簾且夢游”,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心境。思歸夕指暮歸的夕陽,詩人雖然在山居,但內心卻有回家的愿望,這種念念不忘的情感在黃昏時分更加濃烈。空簾且夢游表現出詩人心不在焉的狀態,仿佛身在山中卻夢游在別處。整首詩描繪了初夏的山居景色,以及詩人思念故鄉的情感,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幽的氛圍。
“夏景始清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ī shān jū yī shí shǒu chū xià yǒu huái shān jū
思山居一十首·初夏有懷山居
shān zhōng yǒu suǒ yì, xià jǐng shǐ qīng yōu.
山中有所憶,夏景始清幽。
yě zhú yīn wú rì, yán quán lěng shì qiū.
野竹陰無日,巖泉冷似秋。
cuì cén dāng lèi xiè, hào yuè rù qīng zhōu.
翠岑當累榭,皓月入輕舟。
zhǐ yǒu sī guī xī, kōng lián qiě mèng yóu.
只有思歸夕,空簾且夢游。
“夏景始清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