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袂凱歌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操袂凱歌中”全詩
班師郊社內,操袂凱歌中。
廟算無遺策,天兵不戰功。
小臣同鳥獸,率舞向皇風。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大社觀獻捷詩》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社觀獻捷詩》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淮海妖氛滅,
乾坤嘉氣通。
班師郊社內,
操袂凱歌中。
廟算無遺策,
天兵不戰功。
小臣同鳥獸,
率舞向皇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位小臣在社稷祭祀時,迎接戰勝敵寇的喜訊,并表達了對皇帝的忠誠和敬仰之情。
賞析:
《大社觀獻捷詩》通過描寫社稷祭祀的場景,表達了對國家安寧和國家領導者的忠誠與敬仰。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詳細解析:
1. "淮海妖氛滅,乾坤嘉氣通。"
這兩句表達了國家內外的威脅已經被消除,天地之間的氣運通暢,意味著國家繁榮安定。
2. "班師郊社內,操袂凱歌中。"
"班師"指將軍率領軍隊歸來,"郊社"是指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這句描述了將軍凱旋歸來,站在社稷祭壇上,高舉袖子高歌凱旋之喜。
3. "廟算無遺策,天兵不戰功。"
"廟算無遺策"表示祭祀活動已經按照規定的儀式和祈禱準備進行,沒有絲毫差錯。"天兵不戰功"表明國家的武裝力量沒有真正出動,就已經取得了戰勝敵寇的勝利。
4. "小臣同鳥獸,率舞向皇風。"
這句表達了小臣對皇帝的忠誠和臣子對君主的敬仰之情。將自己比作鳥獸,表示自己微不足道,但仍然希望能夠在君主面前展示自己的忠誠,以舞蹈表達對君主的臣服之意。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寧、將軍凱旋和對君主的忠誠敬仰之情。通過社稷祭祀的場景,贊美了國家的繁榮和統治者的英明領導,展示了作者對國家和皇帝的高度贊揚和忠誠。
“操袂凱歌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shè guān xiàn jié shī
大社觀獻捷詩
huái hǎi yāo fēn miè, qián kūn jiā qì tōng.
淮海妖氛滅,乾坤嘉氣通。
bān shī jiāo shè nèi, cāo mèi kǎi gē zhōng.
班師郊社內,操袂凱歌中。
miào suàn wú yí cè, tiān bīng bù zhàn gōng.
廟算無遺策,天兵不戰功。
xiǎo chén tóng niǎo shòu, lǜ wǔ xiàng huáng fēng.
小臣同鳥獸,率舞向皇風。
“操袂凱歌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