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眠多擁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寓眠多擁褐”全詩
浪跡雖似狂,謀身亦不拙。
點檢盤中飯,非精亦非糲。
點檢身上衣,無馀亦無闕。
天時方得所,不寒復不熱。
體氣正調和,不饑仍不渴。
閑將酒壺出,醉向人家歇。
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抱琴榮啟樂,荷鍤劉伶達。
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發。
不知天地內,更得幾年活。
從此到終身,盡為閑日月。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洛陽有愚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洛陽有愚叟》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洛陽有一個愚笨的老人,無論白天黑夜都看不出他的智慧高低。他雖然游蕩看起來像瘋子一樣,但他的謀劃能力并不差。他吃飯時點檢盤中的飯菜,不追求精致卻也不滿足于粗劣。他檢視身上的衣物,不多也不缺。他隨遇而安,既不感到寒冷也不覺得炎熱。他的身體和氣息保持正常,既不感到饑餓也不覺得口渴。他閑暇時會拿出酒壺,喝醉后在別人家中休息。他可以采食野味或享用珍饈,睡覺時多裹著粗布。他懷抱著琴,以音樂榮耀啟迪自己的快樂,同時也懷著鏟子,以勞動向劉伶致敬。他放眼望著青山,接納生命中的白發。他不知道在天地之間,還能活多少年。從現在起直到生命結束,他將一直過著悠閑的日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愚笨老人的生活狀態,但通過表現他的超然心態和對自然和人生的淡泊態度,反映了作者白居易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閑逸生活的向往。詩中的愚叟并不追求物質的繁華和功名利祿,而是以一種寧靜自在的態度過著簡單而自在的生活。他不為外界的喧囂所動,以淡泊的心態面對人生的起伏和變化。整首詩詞以自然、寧靜、淡泊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安逸閑散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愚叟的日常生活和內心境界,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展示了他的豁達和超然。愚叟既不追求物質的奢華,也不為身份地位所困擾,他過著簡單而自由的生活,自得其樂。這種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對于現代社會中繁忙而紛擾的生活方式有著啟示作用,呼喚著人們放下功利心態,追求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總之,《洛陽有愚叟》這首詩詞以淡泊的心態描繪了一個追求寧靜自由的愚笨老人,通過對他的生活狀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安逸閑逸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啟示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淡泊。
“寓眠多擁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ò yáng yǒu yú sǒu
洛陽有愚叟
luò yáng yǒu yú sǒu, bái hēi wú fēn bié.
洛陽有愚叟,白黑無分別。
làng jī suī shì kuáng, móu shēn yì bù zhuō.
浪跡雖似狂,謀身亦不拙。
diǎn jiǎn pán zhōng fàn, fēi jīng yì fēi lì.
點檢盤中飯,非精亦非糲。
diǎn jiǎn shēn shàng yī, wú yú yì wú quē.
點檢身上衣,無馀亦無闕。
tiān shí fāng dé suǒ, bù hán fù bù rè.
天時方得所,不寒復不熱。
tǐ qì zhèng tiáo hé, bù jī réng bù kě.
體氣正調和,不饑仍不渴。
xián jiāng jiǔ hú chū, zuì xiàng rén jiā xiē.
閑將酒壺出,醉向人家歇。
yě shí huò pēng xiān, yù mián duō yōng hè.
野食或烹鮮,寓眠多擁褐。
bào qín róng qǐ lè, hé chā liú líng dá.
抱琴榮啟樂,荷鍤劉伶達。
fàng yǎn kàn qīng shān, rèn tóu shēng bái fà.
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發。
bù zhī tiān dì nèi, gèng dé jǐ nián huó.
不知天地內,更得幾年活。
cóng cǐ dào zhōng shēn, jǐn wèi xián rì yuè.
從此到終身,盡為閑日月。
“寓眠多擁褐”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