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斗藪似灰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名斗藪似灰塵”全詩
唯留一部清商樂,月下風前伴老身。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讀鄂公傳》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鄂公傳》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高臥深居不見人,
功名斗藪似灰塵。
唯留一部清商樂,
月下風前伴老身。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白居易高臥深居、與世隔絕的生活狀態。他在詩中表達了對功名利祿的冷淡態度,并將其比喻為灰塵般的東西。然而,盡管如此,他心中仍保留著一份對美好音樂的熱愛,并將其比作清雅的商樂。他享受著月下風吹拂的寧靜,與音樂為伴,陪伴他的是他的老年身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生活狀態的描繪,展示了白居易對功名利祿的淡薄態度。他選擇了高臥深居,遠離塵囂和世俗的紛擾。他將功名利祿比作斗藪,意味著它們只是一場浮華的斗爭,最終都會化為灰塵,不值一提。而他內心深處保留著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尤其是音樂。清商樂代表了高雅、優美的音樂,它是他生活中唯一保留下來的一份美好。在月光下,他享受著清風拂面的寧靜,與音樂相伴,度過他的晚年。詩詞中的老身形象也表達了白居易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生命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白居易對功名利祿的超脫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以自然景物和音樂作為表達媒介,傳達了他內心深處對寧靜、優雅和美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我選擇和生活態度的表達,向讀者傳遞了一種深層次的思考和對內心追求的堅守。
“功名斗藪似灰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è gōng chuán
讀鄂公傳
gāo wò shēn jū bú jiàn rén, gōng míng dòu sǒu shì huī chén.
高臥深居不見人,功名斗藪似灰塵。
wéi liú yī bù qīng shāng lè, yuè xià fēng qián bàn lǎo shēn.
唯留一部清商樂,月下風前伴老身。
“功名斗藪似灰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