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可重陽更一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或可重陽更一來”全詩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九日題涂溪》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題涂溪》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美麗而寧靜的秋日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的思考和對友誼的珍視。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蕃草席鋪楓葉岸,
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
或可重陽更一來。
詩意:
這首詩以詩人所經歷的一次秋日見友之行為背景,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愛。詩人用優美的描寫展示了秋日的美景,通過乘船游覽時所見所感,令人感受到一片千里銀裝素裹的壯麗景色。蕃草席鋪滿了岸邊的楓葉,竹枝歌唱著,把菊花酒杯送給了游客。這樣的景象令人陶醉,令人心曠神怡。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意境展示了秋日景色的美麗和友誼的可貴。詩人通過描寫細膩而生動的自然景色,展示了秋日的美麗與神奇。樹葉如紅色的地毯一樣鋪滿了岸邊,竹枝輕輕地擺動著,歌唱送上美酒。這一系列美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悠然的境界,令人心曠神怡。
而在描述造景之外,詩人也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與思考。詩人將自己作為南賓,表達了自己日益增加的年歲。明年他將擔任南賓一職,但同時他也意識到歲月流轉,友誼的重要性。他可能在未來的重陽節再次與友人相聚,享受這樣的美景和友誼。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作者對友誼和自然美景的追求,體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熱愛。通過對秋日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和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這首詩在表達美麗景色和友誼珍貴的同時,也喚起了讀者對時光流轉和珍惜友誼的思考。
“或可重陽更一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tí tú xī
九日題涂溪
fān cǎo xí pù fēng yè àn, zhú zhī gē sòng jú huā bēi.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míng nián shàng zuò nán bīn shǒu, huò kě chóng yáng gèng yī lái.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或可重陽更一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