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敷若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基敷若蘭”全詩
嚴嚴四郊,屹屹紫壇。
百末旨酒,基敷若蘭,何以畏民,既壽而安。
分類:
《熙寧蠟祭十三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熙寧蠟祭十三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詩中描述了熙寧蠟祭的場景及其所傳達的詩意。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熙寧蠟祭十三首》
英英禮文,既備而全。
嚴嚴四郊,屹屹紫壇。
百末旨酒,基敷若蘭,何以畏民,既壽而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莊嚴而隆重的氛圍描繪了隋朝熙寧蠟祭的場景。詩人表達了對祭祀儀式的準備完備和尊敬之情。蠟祭是古代中國一種重要的祭祀儀式,以向神靈表達敬意和祈福。詩中的英英禮文指的是祭祀的文辭,意味著這場祭祀儀式的莊嚴和正式性。
詩中提到"嚴嚴四郊",形容祭祀的場所四周嚴肅莊重。"屹屹紫壇"則表達了祭壇的高聳和莊嚴,紫壇指的是祭祀的主壇,象征著神圣和尊貴。
"百末旨酒,基敷若蘭"體現了祭祀過程中供奉給神祇的美酒,以及祭品擺放的整齊和美好。百末旨酒表示供奉的酒品豐盛且美味,基敷若蘭則形容祭品布置得像蘭花一樣美麗。
詩的最后兩句"何以畏民,既壽而安"表達了統治者對人民的關懷和祝福。詩人認為,統治者即使享有長壽,也不應忘記對人民的畏懼和關心,只有保障人民的安寧,才能獲得真正的安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蠟祭的場景,展現了隋代社會對祭祀儀式的尊重和重視。同時,詩人也在表達對統治者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以人民的福祉為重,保持社會的穩定和安寧。整首詩用簡潔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抒發情感,傳遞了莊重、神圣和關懷的主題。
“基敷若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níng là jì shí sān shǒu
熙寧蠟祭十三首
yīng yīng lǐ wén, jì bèi ér quán.
英英禮文,既備而全。
yán yán sì jiāo, yì yì zǐ tán.
嚴嚴四郊,屹屹紫壇。
bǎi mò zhǐ jiǔ, jī fū ruò lán,
百末旨酒,基敷若蘭,
hé yǐ wèi mín, jì shòu ér ān.
何以畏民,既壽而安。
“基敷若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