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列夏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列夏官”全詩
仍襲孔易,闔端實難。
相彼商丘,永懷初造。
不腆桂椒,匪以為報。
分類: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是一首隋代的詩詞,作者佚名。該詩描述了祭祀儀式中的莊嚴場景,以及對神明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周設司耀,雖列夏官。
仍襲孔易,闔端實難。
相彼商丘,永懷初造。
不腆桂椒,匪以為報。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祭祀儀式的盛大和莊嚴。作者以周禮中的祭祀儀式為基礎,繼承了孔子和易經的傳統,以此表達對神明的虔誠和敬畏之情。商丘作為祭祀的地點,永遠懷念著最初的典禮。然而,雖然祭祀所用的桂椒等物品不是最珍貴的,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神明的敬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祭祀儀式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古代禮儀和傳統的推崇,以及對神明的虔誠之情。詩中的"周設司耀"指的是祭祀時的布置和照明,"雖列夏官"表示祭祀儀式具備與夏代官職相當的莊嚴。"仍襲孔易"指的是繼承孔子的思想和易經的理念,將其融入到祭祀儀式中。"闔端實難"表達了整個祭祀過程的繁瑣和難度。"相彼商丘"則指的是祭祀的地點,商丘在這里象征著古代祭祀的莊重和重要性。"永懷初造"表示人們對最初的祭祀儀式的懷念和珍視。最后兩句"不腆桂椒,匪以為報"表達了雖然所用的物品不是最珍貴的,但人們依然懷著一顆感激之心向神明致敬。
這首詩詞以儒家思想和古代禮儀為基礎,展示了隋代人們對祭祀儀式的重視和敬畏之情。通過描繪祭祀的場景和表達對神明的感激,詩人傳達了對傳統價值觀和文化傳承的推崇,以及對神明的虔誠敬意。
“雖列夏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huǒ sì dà chén shí èr shǒu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zhōu shè sī yào, suī liè xià guān.
周設司耀,雖列夏官。
réng xí kǒng yì, hé duān shí nán.
仍襲孔易,闔端實難。
xiāng bǐ shāng qiū, yǒng huái chū zào.
相彼商丘,永懷初造。
bù tiǎn guì jiāo, fěi yǐ wéi bào.
不腆桂椒,匪以為報。
“雖列夏官”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