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穆厥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于穆厥聲”全詩
植其鞉鼓,潔彼铏羹。
孔碩北俎,于穆厥聲。
肅雍示相,福祿來成。
分類: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隋代的《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作者佚名。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維犠維牲,以炰以烹。
植其鞉鼓,潔彼铏羹。
孔碩北俎,于穆厥聲。
肅雍示相,福祿來成。
詩詞的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隋代祭祀太廟的場景。詩中提到了犠牲和牲肴,這是祭祀中獻給神靈的牲畜和美食。鞉鼓指的是一種用于祭祀儀式的樂器,铏羹則是用于祭祀時盛放食物的器皿。孔碩北俎是指祭祀時擺放在北方的禮器,穆厥聲代表著莊嚴肅穆的祭祀聲音。整首詩表達了祭祀儀式的莊嚴、肅穆和祈福的愿望。
詩詞的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隋代太廟祭祀的場景,通過描述祭祀儀式中的細節和儀式感,展現了當時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對祭祀儀式的重視。詩中運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詞語,如犠牲、牲肴、鞉鼓、铏羹等,使整個詩篇充滿了神秘感和莊嚴感。詩人通過描繪祭祀儀式的場景,表達了人們對神靈的敬畏之情,以及祈求福祉和吉祥的心愿。
這首詩詞展示了隋代宗教儀式的一部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祭祀的認真和虔誠。通過描繪祭祀的細節和儀式感,詩詞向讀者展示了隋代社會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風貌。這首詩詞雖然簡短,卻通過形象的描寫和象征性的詞語,傳遞了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感受到當時祭祀儀式的莊重和重要性。
“于穆厥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lóng yǐ lái sì xiǎng tài miào shí liù shǒu
建隆以來祀享太廟十六首
wéi xi wéi shēng, yǐ páo yǐ pēng.
維犠維牲,以炰以烹。
zhí qí táo gǔ, jié bǐ xíng gēng.
植其鞉鼓,潔彼铏羹。
kǒng shuò běi zǔ, yú mù jué shēng.
孔碩北俎,于穆厥聲。
sù yōng shì xiāng, fú lù lái chéng.
肅雍示相,福祿來成。
“于穆厥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