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陳不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靡陳不濯”全詩
人之弗蠲,矧敢將酌。
載晞之帨,載濡之勺。
洗儒告俑,陟降時若。
分類:
《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隋代的《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詩詞中表達了一種反思和自省的情緒,展現了作者對于現實世界的不滿和對于道德倫理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深思熟慮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現實的不滿和對于個人道德的思考。"靡實不新,靡陳不濯"這兩句詩表達了對于現實世界的失望,似乎在指責人們不去追求真實的新事物,也沒有將陳舊的觀念洗滌凈盡。這種批判的態度暗示著作者對于社會和人們行為的期望。
接下來的兩句詩:"人之弗蠲,矧敢將酌",表達了作者對于人們缺乏自省和改進的批評。作者認為人們不愿意清除自身的瑕疵,也不敢面對自身的過錯。
"載晞之帨,載濡之勺"這兩句詩詞通過比喻手法,描繪了晞和濡這兩個人物的形象。晞是指明亮的陽光,而濡則代表濕潤的水滴。這里可能以晞比喻聰明智慧、勇往直前的人物,而以濡比喻柔弱、優柔寡斷的人物。通過對比,作者表達了對于智慧和果決的推崇,以及對于遲疑和優柔寡斷的批評。
最后兩句詩:"洗儒告俑,陟降時若",以洗滌和告俑的形象,表達了對于清除舊有觀念和追求正確道路的呼吁。"陟降時若"則可能指的是人們在行動和決策時應該秉持恪守道德和正確原則的態度。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現實的批判和對人性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于社會和人們行為的期望和呼喚。它提醒人們應該追求真實和新鮮事物,自省并改進自身,同時堅守道德和正確原則,以推動社會的進步和個人的成長。
“靡陳不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o xīng sì yuè zhèn hǎi dú sì shí sān shǒu
紹興祀岳鎮海瀆四十三首
mí shí bù xīn, mí chén bù zhuó.
靡實不新,靡陳不濯。
rén zhī fú juān, shěn gǎn jiāng zhuó.
人之弗蠲,矧敢將酌。
zài xī zhī shuì, zài rú zhī sháo.
載晞之帨,載濡之勺。
xǐ rú gào yǒng, zhì jiàng shí ruò.
洗儒告俑,陟降時若。
“靡陳不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