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刺如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刺如簇”全詩
有刺木矣,無刺竹矣。
彼木何族,有刺如簇。
觸之者衂,天委彼酷。
誰使爾觸,爾衂誰讟。
達者鼓腹,歜者裂肉。
斧斤畟畟,自貽伊毒。
天道好復,況利于木。
分類:
《愛山堂》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愛山堂》是宋代詩人曾豐的作品。這首詩詞以描寫南方的刺竹和刺木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界中存在的刺與毒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南方有刺竹,還有刺木。
有刺木啊,沒有刺竹。
那木頭是哪個族類,有刺如簇。
觸摸它的人會受傷,天命將其視為殘酷。
是誰讓你觸碰它,你的傷痛誰來傾聽。
聰明的人捧腹大笑,愚蠢的人撕裂肉體。
斧頭和鋸子在不斷勞作,自尋病害。
天道善于復原,何況對于木材的利用。
這首詩詞表達出作者對自然界中存在的刺與毒的思考。南方有刺竹和刺木,木頭上的刺如同簇狀,觸摸它們會受傷,被天命視為殘酷。詩人質問觸碰它們的人,問他們的傷痛誰來傾聽。達到智慧的人會捧腹大笑,而無知的人會自毀肉體。斧頭和鋸子不斷砍伐木材,卻自食其果,自尋病害。然而,天道善于復原,即使木材受傷,也能重新生長。詩人由此得出結論,利用木材是符合天道的。
整首詩詞通過對刺竹和刺木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界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完美之處的思考。刺竹和刺木象征著現實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而詩人通過對觸摸它們的人的質問,表達了對人們行為的深思和批判。然而,詩人最終指出了天道的智慧和木材的價值,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以及利用自然資源的必要性。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時期人們對自然與人文關系的關注。
“有刺如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ài shān táng
愛山堂
nán yǒu cì zhú, yòu yǒu cì mù.
南有刺竹,又有刺木。
yǒu cì mù yǐ, wú cì zhú yǐ.
有刺木矣,無刺竹矣。
bǐ mù hé zú, yǒu cì rú cù.
彼木何族,有刺如簇。
chù zhī zhě niù, tiān wěi bǐ kù.
觸之者衂,天委彼酷。
shuí shǐ ěr chù, ěr niù shuí dú.
誰使爾觸,爾衂誰讟。
dá zhě gǔ fù, chù zhě liè ròu.
達者鼓腹,歜者裂肉。
fǔ jīn cè cè, zì yí yī dú.
斧斤畟畟,自貽伊毒。
tiān dào hǎo fù, kuàng lì yú mù.
天道好復,況利于木。
“有刺如簇”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