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細公所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瑣細公所略”全詩
行須接石脈,生理初甚約。
豈無螻蟻窺,未免風雨剝。
孤撐謝栽培,欲取那可攫。
森然兩石意,與柏真不薄。
崢嶸炎涼外,盤踞互相絡。
千尺意有余,凜凜未可度。
公看養口體,怪此軀干削。
滿眼較短長,瑣細公所略。
分類:
《蘇公內翰柏石圖》袁說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蘇公內翰柏石圖》是宋代袁說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柏樹生長在兩塊石頭之間,形態優美。行走時必須順著石頭的紋理,生長的方式相當獨特。或許沒有螻蟻的視角,難免會受到風雨的侵蝕。孤立地依靠自身的力量,感謝栽培者的培養,但想要采摘卻并非易事。兩塊石頭的氣質莊重,與柏樹的意境并不相伯仲。高聳峻峭,既有炎熱的氣息,又有涼爽的感覺,相互依托、交織在一起。千尺的高度有著無限的意境,威嚴凜冽,無法被人所度量。公公請您觀察這樹的根部和身體,這種瘦弱的形態實在令人驚訝。視線中所見的比例短長不一,瑣碎的細節公公可能忽略了。
這首詩詞以柏樹與兩塊石頭之間的關系為主題,通過描寫柏樹的生長環境和形態,抒發了作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柏樹被描繪為堅韌而獨特的存在,它與兩塊石頭相互依托,共同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作者通過對柏樹的贊美,表達了對自然界中微小而偉大存在的敬畏之情。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生命的探討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柏樹與石頭相互依存,生長在困難的環境中,但仍然堅持生長,展示了堅韌不拔的品質。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借以表達人生哲理和情感,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從中得到啟示和感悟。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袁說友對自然景物的獨特觀察和深刻思考,通過詩意的抒發,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并給予啟示和感悟。
“瑣細公所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gōng nèi hàn bǎi shí tú
蘇公內翰柏石圖
bǎi shēng liǎng shí jiān, yán zhuàng hé luò luò.
柏生兩石間,顏狀何落落。
xíng xū jiē shí mài, shēng lǐ chū shén yuē.
行須接石脈,生理初甚約。
qǐ wú lóu yǐ kuī, wèi miǎn fēng yǔ bō.
豈無螻蟻窺,未免風雨剝。
gū chēng xiè zāi péi, yù qǔ nà kě jué.
孤撐謝栽培,欲取那可攫。
sēn rán liǎng shí yì, yǔ bǎi zhēn bù báo.
森然兩石意,與柏真不薄。
zhēng róng yán liáng wài, pán jù hù xiāng luò.
崢嶸炎涼外,盤踞互相絡。
qiān chǐ yì yǒu yú, lǐn lǐn wèi kě dù.
千尺意有余,凜凜未可度。
gōng kàn yǎng kǒu tǐ, guài cǐ qū gàn xuē.
公看養口體,怪此軀干削。
mǎn yǎn jiào duǎn cháng, suǒ xì gōng suǒ lüè.
滿眼較短長,瑣細公所略。
“瑣細公所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