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鞭吾亦憶吾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揮鞭吾亦憶吾廬”全詩
濃淡柘陰三月暮,淺深山色晚晴初。
頗驚井落家徒壁,卻喜盤餐食有魚。
蜀魄健啼春又老,揮鞭吾亦憶吾廬。
分類:
《春盡偶書》喻良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盡偶書》是宋代喻良能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春天即將結束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溪流如帶碧縈紆,
滿地閒花雜野蔬。
濃淡柘陰三月暮,
淺深山色晚晴初。
頗驚井落家徒壁,
卻喜盤餐食有魚。
蜀魄健啼春又老,
揮鞭吾亦憶吾廬。
詩意和賞析:
《春盡偶書》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即將結束的跡象。第一句詩中的“溪流如帶碧縈紆”描繪出流動的溪水如同細細的綠帶纏繞其中,形象生動。第二句詩中的“滿地閒花雜野蔬”展現了大自然中豐富多彩的花朵和野菜,呈現出春天的繁盛景象。接著,詩人描述了夕陽西下時的景色,用“濃淡柘陰三月暮,淺深山色晚晴初”來表達時光的流逝和夕陽下山色的變化。詩中的“柘陰”指的是柘樹的陰影,暗示出春天即將過去。
接下來的兩句“頗驚井落家徒壁,卻喜盤餐食有魚”表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井落家徒壁”說明了詩人的家境貧寒,但是他卻能從“盤餐食有魚”中找到一些喜悅,展示了他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樂觀精神。
最后兩句“蜀魄健啼春又老,揮鞭吾亦憶吾廬”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的時光和故鄉的思念。詩中的“蜀魄”指的是蜀地的精魂,意味著春天的精神在啼叫,但隨著春天的老去,詩人也開始懷念起自己的故鄉。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生活細節的描寫,折射出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活變遷的感慨和思考,同時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通過對春天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自然與人生之間的聯系,傳遞了一種深邃而含蓄的詩意。
“揮鞭吾亦憶吾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jǐn ǒu shū
春盡偶書
xī liú rú dài bì yíng yū, mǎn dì xián huā zá yě shū.
溪流如帶碧縈紆,滿地閒花雜野蔬。
nóng dàn zhè yīn sān yuè mù, qiǎn shēn shān sè wǎn qíng chū.
濃淡柘陰三月暮,淺深山色晚晴初。
pō jīng jǐng luò jiā tú bì, què xǐ pán cān shí yǒu yú.
頗驚井落家徒壁,卻喜盤餐食有魚。
shǔ pò jiàn tí chūn yòu lǎo, huī biān wú yì yì wú lú.
蜀魄健啼春又老,揮鞭吾亦憶吾廬。
“揮鞭吾亦憶吾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