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擬誰知有陛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僭擬誰知有陛堂”全詩
獨有武靈知大節,稱君已足不稱王。
分類:
《趙武靈王》徐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趙武靈王》是徐鈞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趙武靈王宗周削弱列侯的強勢舉措,卻被質疑其是否配得上王位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趙武靈王
朝代:宋代
作者:徐鈞
宗周削弱列侯強,
僭擬誰知有陛堂。
獨有武靈知大節,
稱君已足不稱王。
譯文:
趙武靈王
宗周削弱了列侯的勢力,
擅自行動,誰知是否能得到上天的認可。
唯獨武靈王明白大義,
稱君的地位已經足夠,但是否配得上王位?
詩意:
這首詩詞以趙武靈王為題材,探討了他在削弱列侯勢力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疑慮和挑戰。宗周指的是周朝的宗室后裔,他們的勢力強大,而趙武靈王試圖削弱他們的地位。然而,他的行動被視為僭越,被懷疑是否有資格擁有王位。詩人通過表達趙武靈王對自己行為的自省和對王位的思考,探討了權力與合法性的關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趙武靈王的思考和懷疑,呈現了一個復雜的政治局面。趙武靈王試圖削弱列侯的權力,表現出他對國家大義和治理的關注。然而,他的行動卻引發了人們對他是否配得上王位的質疑和疑慮。
詩詞中的"宗周削弱列侯強"表達了趙武靈王試圖削弱宗周后裔列侯的權力,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僭擬誰知有陛堂"則表明他的行動被視為僭越,引發了對他是否有資格擁有王位的質疑。
然而,在這個復雜的政治局勢中,趙武靈王顯示出了他對大義的理解和辨別力。"獨有武靈知大節"表達了他作為一個君主的自省和慎重,他明白自己的行動是出于對國家和民眾的考慮。"稱君已足不稱王"則表明他自認為自己作為一個君主已經盡到了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否真正配得上王位仍然是個問題。
這首詩詞通過對趙武靈王的內心掙扎和對權力與合法性的思考,揭示了權力與道義之間的沖突和復雜性。它提醒人們在權力的追求中要保持謙虛和慎重,同時也反思了統治者在面對挑戰和質疑時的應對之道。
“僭擬誰知有陛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o wǔ líng wáng
趙武靈王
zōng zhōu xuē ruò liè hóu qiáng, jiàn nǐ shéi zhī yǒu bì táng.
宗周削弱列侯強,僭擬誰知有陛堂。
dú yǒu wǔ líng zhī dà jié, chēng jūn yǐ zú bù chēng wáng.
獨有武靈知大節,稱君已足不稱王。
“僭擬誰知有陛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