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哉何所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樂哉何所憂”全詩
社甕不容挽,溪毛聊可羞。
禪床應濯足,衲被徑蒙頭。
靜境有趙趣,樂哉何所憂。
分類:
《曉晴》孫應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曉晴》是宋代詩人孫應時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寫清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愉悅之情。
詩意:
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詩人在閑暇時刻乘船出行,欣賞著美麗的自然風光。詩人對于早晨的寧靜和自然之美產生了強烈的感受,他感嘆君主的行動目的何在,但他自己卻能拋開塵世的紛擾,暢游在山林之間。詩人在這寧靜的環境中,感受到禪宗修行的意境,他洗滌雙足于禪床,用衲被蒙住頭部,進一步深入內心的寧靜。他認為這樣的境地是與趙國時代的人物趙趣相符合的,因此他能享受到生活的樂趣,無憂無慮。
賞析:
《曉晴》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現了詩人的寧靜和愉悅之情。詩人使用簡練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個人情感相結合,以表達對于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對于內心平靜的向往。
詩中的船行、林丘、溪毛等詞語,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詩人通過對這些景物的感知,表達了自己對于寧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禪床和衲被則象征著禪修和出家修行的意境,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境地。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詩人對于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忘卻塵世的煩惱,感受到內心深處的平靜和喜悅。這種對于寧靜的追求和對于內心平靜的向往,與趙趣的人物形象相符,使詩人能夠享受到生活的樂趣,無憂無慮。
《曉晴》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內心感受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于寧靜生活和內心平靜的向往。這首詩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表達了對于塵世紛擾的疲倦和對于內心平靜的渴望,讓人感受到一種寧靜與喜悅的氛圍。
“樂哉何所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o qíng
曉晴
jūn xíng dìng hé xǔ, shě zhào yuè lín qiū.
君行定何許,舍棹越林丘。
shè wèng bù róng wǎn, xī máo liáo kě xiū.
社甕不容挽,溪毛聊可羞。
chán chuáng yīng zhuó zú, nà bèi jìng méng tóu.
禪床應濯足,衲被徑蒙頭。
jìng jìng yǒu zhào qù, lè zāi hé suǒ yōu.
靜境有趙趣,樂哉何所憂。
“樂哉何所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