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使天聲讋虜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使天聲讋虜墟”全詩
舊傳將略名尤重,卻過親庭慶有馀。
使節頻煩民未息,邊庭清晏候仍虛。
惟宣圣主威懷德,長使天聲讋虜墟。
分類:
《送冀州向團練》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冀州向團練》是蘇頌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使者送別北方邊疆的將領向邊境訓練的情景,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的期盼和對將領的贊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方諸藩地區控制著邊境的胡人,
美君的家族在政界有出眾的聲望。
過去流傳下來的將略尤為重要,
但在君家舉行的慶典上顯得多余。
使者頻繁地勞煩百姓,卻未能平息民間的不安,
邊境的軍隊安詳而靜謐,等待著未來的戰爭。
只有圣明的君主以威嚴和仁德,
不斷地派遣使者傳遞著天命,使敵人頹喪于戰場。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北方邊境的景象,展現了對國家和邊疆安寧的期望。作者贊美了美君家族的政治聲望,并以此為背景,表達了對過去將略的尊重與對將領慶典的思索。詩中還提到了使者頻繁往返于民間,但無法完全平息人民的憂慮,以及邊境軍隊的寧靜等待。最后,作者以宣圣主的威嚴和仁德為依托,表達了戰勝敵人的信心和決心。
賞析:
《送冀州向團練》以樸實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蘇頌的才華。通過對北方邊境的描繪,詩詞呈現了一幅清晰而生動的畫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邊疆的景象和氛圍。詩中融入了對美君家族的贊美,展示了當時社會上政治家族的重要地位。同時,詩人通過對使者頻繁煩擾民間和邊境軍隊的清靜等對比,凸顯了邊境的不安與期待。最后,作者以宣圣主的威嚴和仁德,表達了對國家興盛和戰勝敵人的信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邊疆景象和政治家族的描繪,以及對邊境局勢和君主威嚴的思考,展示了蘇頌對國家安寧和戰爭勝利的期盼,同時也抒發了對將領的贊美和對邊境軍隊的敬意。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精確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長使天聲讋虜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ì zhōu xiàng tuán liàn
送冀州向團練
hé wài zhū fān běi kòng hú, měi jūn jiā shì lǐng yú shū.
河外諸藩北控胡,美君家世領魚書。
jiù chuán jiāng lüè míng yóu zhòng, què guò qīn tíng qìng yǒu yú.
舊傳將略名尤重,卻過親庭慶有馀。
shǐ jié pín fán mín wèi xī, biān tíng qīng yàn hòu réng xū.
使節頻煩民未息,邊庭清晏候仍虛。
wéi xuān shèng zhǔ wēi huái dé, zhǎng shǐ tiān shēng zhé lǔ xū.
惟宣圣主威懷德,長使天聲讋虜墟。
“長使天聲讋虜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