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夜半日輪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羅夜半日輪紅”全詩
破不盡,補不了。
新羅夜半日輪紅,線路何曾穿得透。
分類:
《朝陽穿破衲二首》釋智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陽穿破衲二首》是宋代釋智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朝陽穿破衲二首
襤襂衣,能多少。
破不盡,補不了。
新羅夜半日輪紅,
線路何曾穿得透。
譯文:
穿著破爛的僧袍,
有多少補丁也無法修補。
新羅的夜晚,月亮半掛紅,
線路又怎能穿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僧人穿著破爛的袈裟為主題,表達了一種對世俗事物的超越和對人事物無常性的思考。
首兩句"襤襂衣,能多少。破不盡,補不了。"描繪了僧人穿著破爛的袈裟,暗示了他們超越塵世的狀態。袈裟是僧人身上的象征,而破爛的袈裟則象征著世俗的變故和無常。無論有多少補丁修補,也無法完全修復,這暗示了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法永恒和完美的。
接下來的兩句"新羅夜半日輪紅,線路何曾穿得透。"運用了新羅夜晚的意象,描繪了月亮半掛紅的景象。新羅是古代朝鮮的一個國家,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傳達了一種寧靜而美麗的景色。然而,詩人用"線路何曾穿得透"來表達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意境。線路代表著世俗的紛擾和束縛,詩人暗示這些束縛無法穿透真正的境界。
整首詩透露出一種禪宗的意味,表達了超脫塵世的精神追求。僧人的衲衣和紅月都象征了世俗和超脫,詩中的景象和意境通過簡練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一種禪意和超然的心境。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味的方式,表達了對于世俗變幻和人生無常的深思,同時呈現了超越塵世的境界。
“新羅夜半日輪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yáng chuān pò nà èr shǒu
朝陽穿破衲二首
lán sēn yī, néng duō shǎo.
襤襂衣,能多少。
pò bù jìn, bǔ bù liǎo.
破不盡,補不了。
xīn luó yè bàn rì lún hóng, xiàn lù hé zēng chuān dé tòu.
新羅夜半日輪紅,線路何曾穿得透。
“新羅夜半日輪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