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無長慶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永無長慶歷”全詩
歷日何足悲,但悲年運易。
年年豈無嘆,此嘆何唧唧。
所嘆別此年,永無長慶歷。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長慶歷》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慶歷》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年歷復年歷,卷盡悲且惜。
歷日何足悲,但悲年運易。
年年豈無嘆,此嘆何唧唧。
所嘆別此年,永無長慶歷。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感慨和對歲月易逝的憂傷。詩中提到了年歷的循環,表示時間的不斷流逝,作者對此感到悲傷和惋惜。然而,作者認為每個日子都沒有什么可悲的,只有對年運易逝感到悲傷。他反問道,每年都會有人感慨嗎?他的嘆息又有什么意義呢?他所悲嘆的是與這一年的分別,希望沒有長慶歷這樣的歲月。
賞析:
《長慶歷》是一首表達歲月流逝和時光易逝的詩詞。作者通過歷日歷年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無情和人們對時間流逝的感嘆。詩中運用了反問的手法,凸顯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痛苦和對年運易逝的憂慮。詩詞簡潔而深刻,通過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的無奈和對珍惜時光的呼喚。
整首詩詞以悲愴的情緒貫穿始終,表達了作者對歲月的無奈和對光陰流逝的痛惜之情。在歲月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會感嘆光陰易逝,但作者在最后一句表達了希望沒有長慶歷的愿望,意味著他不希望有這樣的歲月流逝。這種對于時間的留戀和對于美好時光的追求,使得詩詞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鳴。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逝和歲月易逝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光陰的感慨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之情。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觸動了人們內心對于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使人們產生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生命的反思。
“永無長慶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qìng lì
長慶歷
nián lì fù nián lì, juǎn jǐn bēi qiě xī.
年歷復年歷,卷盡悲且惜。
lì rì hé zú bēi, dàn bēi nián yùn yì.
歷日何足悲,但悲年運易。
nián nián qǐ wú tàn, cǐ tàn hé jī jī.
年年豈無嘆,此嘆何唧唧。
suǒ tàn bié cǐ nián, yǒng wú cháng qìng lì.
所嘆別此年,永無長慶歷。
“永無長慶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