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適曾供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適曾供養”全詩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黃鶴樓前共語時,白蘋紅蓼對江湄。
衷腸已訴無人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分類:
《頌古二十一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二十一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黃鶴樓前共語時,白蘋紅蓼對江湄。
衷腸已訴無人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超越世俗的美麗和真實的情感。詩人描述了一個容貌奇妙的人,他的光明照耀著四面八方。詩人曾經供養過這個人,如今又有機會親自見到他。在黃鶴樓前,他們曾一起交談,白色的蘋果和紅色的蓼花映襯著江水的美景。詩人內心深處的感受已經無人理解,唯有清風和明月能夠理解他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一種超越塵世的美好事物的贊頌和思考。詩中的容顏和光明象征著這個人的美麗和輝煌,照亮了整個世界。詩人曾經供養過他,意味著他曾經擁有這個人或與他有一段特殊的關系。現在詩人又有幸親自見到他,這種重逢更加增添了詩人內心的喜悅。
詩中的黃鶴樓、白蘋和紅蓼等景物,以及對江湄的描繪,營造出一幅宜人的江南風景畫。這些景物與詩人的情感相互呼應,突出了詩詞中的美好意境。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心事。他的衷腸已經向他人傾訴,但無人能夠理解他的真實感受,只有清風和明月才能真正明白他的心情。這種寄托于自然的理解和共鳴,強調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親近和溝通。
整首詩詞通過對美麗事物的描繪和內心情感的表達,展現了詩人對真實美和超越塵世的追求。它以簡練的語言傳遞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悟,給讀者帶來一種清新、明快的感受。
“我適曾供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èr shí yī shǒu
頌古二十一首
róng yán shén qí miào, guāng míng zhào shí fāng.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wǒ shì céng gōng yǎng, jīn fù huán qīn jìn.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huáng hè lóu qián gòng yǔ shí, bái píng hóng liǎo duì jiāng méi.
黃鶴樓前共語時,白蘋紅蓼對江湄。
zhōng cháng yǐ sù wú rén huì, wéi yǒu qīng fēng míng yuè zhī.
衷腸已訴無人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我適曾供養”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